衛浴行業跨界經營的思考一
關于衛浴行業跨界經營的思考 摘要:縱觀國外品牌,跨界也逐漸興起,如TOTO也開始在瓷磚界顯露頭角,這也是攜其世界級衛浴品牌知名度進行跨界經營的例子。
衛浴企業進入瓷磚領域,或瓷磚進入衛浴領域的案例近年來屢屢見諸報端,行業對此也發生不少熱議。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至今沒有一個較為有力的例子可資證明其優劣。但是,已進行跨界的企業卻仍然奮力向前。筆者希望這些跨界經營的企業能走出成功的路子,或者即使是失敗,也能為其他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提供借鑒。同時也希望如下一些觀察與思考能拋磚引玉,為這些跨界經營的企業帶來有益的幫助。
跨界的難度重在終端
瓷磚與衛浴的跨界分界在生產環節有差別,但是企業性質及跨界經營的難度不是很大,但在銷售環節卻是涇渭分明的。這其實就是導致瓷磚衛浴形成所謂“跨界”的主因。具體表現在,瓷磚和衛浴商家基本都是分開經營,在銷售方式、品牌推廣、銷售通路上都有差別。以近似的品牌知名度比較,瓷磚的網點建設、銷售渠道建立、導購技能及素質、人員配備等相比衛浴要容易。這就要求瓷磚進入衛浴的企業,要花更多的精力進行終端建設。而衛浴企業則應學習瓷磚隱形渠道的開拓方法,或者借助已有的隱形渠道資源,迅速占有原瓷磚產品的隱形渠道銷售通路,減少打開市場的時間周期,從而減少總的投入成本。
瓷磚進入衛浴對企業要求更多
瓷磚與衛浴的銜接點無疑是因為瓷磚與馬桶、洗手盆等都是瓷土燒制。但是隨著衛浴品類的逐漸增加,以及衛浴間功能的變化,陶瓷類衛浴產品占所有衛浴產品的比例逐漸下降。瓷磚進入衛浴,將涉足更多的領域,如浴室柜、淋浴房、浴缸、五金等多個方面,這對進入的企業在管理、資源分配等方面提出了更多要求。與此相反,衛浴進入瓷磚涉及的品類相對較少,操作起來會更得心應手,其要解決的是品牌轉換形成銷售力,架設網點及打通銷售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