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貨安裝等售后服務難以保證 網購家具三思后行
家住江北的孫小姐是一名公司白領,平時喜歡在網購衣服、配飾等小東西。年前,許小姐家開始裝修,由于一貫有網購的習慣,孫小姐開始嘗試著從網上購買建材。她告訴記者,家里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從網上淘回來的。“拿座便器來說,建材城里賣1200元,網購490元就搞定了。”
“五一”期間,不少業主趁著促銷,去到各大家居賣場挑選家具,但是也有部分市民留在家中,點擊鼠標,輕松網購。雖然網購市場日趨火爆,但不少業主對于網購家具還是有所保留,部分商家對此也提出了網購家具的種種缺陷。有分析人士認為惠州還沒有比較成熟的網購家具氛圍,目前大多數網站更多的是提供產品的資訊和導購,要購買產品最好還是去到本地實體店。
消費者網購主因在于價格實惠
孫小姐說,如果實體店的價格可以接受,她也會盡量到實體店購買,網購的重要原因是其價格與實體店的售價相差很大。“在家具城看上了一個電視柜,可價格太高了。”后來轉戰網購,淘到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只花了不到1000元。“全部算下來,采用‘網裝’至少省了1萬多元。”孫小姐笑著說,自從體驗到“網裝”的好處之后,她們家現在基本上都在網上購買東西了。
而同樣喜歡網購的李先生在江北有一套小戶型,他家里的韓式壁柜、五斗柜、窗簾、桌布都是從淘寶網上淘回來的。“網購家具的好處就是不用到處跑,而且網上的東西比較全,可以買到惠州市場很少見的款式。價格上也比實體店低一些。所以我只能買一些簡易安裝的家具,像床、沙發等,那些需要拼裝的,需要動用沖擊鉆的,我還是會選擇在實體店購買,因為實體店的送貨和安裝都不成問題。”李先生說。
由于沒有家居賣場場地租金、裝修、人力成本的費用,網上的家居產品,都要比家居賣場賣得便宜。此外,網絡銷售的家具大部分為外銷家具,貨源本身也比較便宜。
記者隨機訪問了一些網購家具的市民,大多數人表示,一般都是沖著價格便宜去的,作臨時過渡性使用。李先生說,目前自己家是小戶型,是過渡性住房,裝修就隨便一點了,在網上挑到合適的,就毫不猶豫下手買了,等到以后換大房子再買點更好的。“感覺還行,就將就著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