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調控殃及池魚 逾1成佛山陶企貿企面臨倒閉
近年來,國外反傾銷大棒一次次向中國企業揮舞。近日,號稱史上最大的歐盟對華陶瓷反傾銷調查作出初裁,1500家中國陶瓷企業被征收高達73%的臨時懲罰性關稅。此舉預示歐盟陶瓷市場正向“中國制造”關上大門。業內專業人士分析,高稅率或致一成左右陶企受重創。在危機面前,陶瓷企業如何規避危機成為熱門話題。
歐盟征收高額關稅
3月中旬,獲悉歐委會對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后,不少佛山陶瓷行業人士表達了自己的驚訝。中國陶瓷與歐洲市場向來聯系甚密,如今卻要被征收高達73%的臨時懲罰性關稅,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的眼里,“這無異于一場行業內的九級地震”。
據業內人士透露,作為中國最大的陶瓷出口地,反傾銷問題一直困擾佛山陶瓷企業。就在2010年,佛山陶瓷行業遭遇了來自歐盟的“史上最大反傾銷案”。沒想到一波未停一波又起,歐盟委員會擬對絕大多數來自中國的瓷磚征收高達73%的臨時懲罰性關稅。
藍衛兵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涉及歐盟反傾銷案的中國陶瓷企業共有1500多家,佛山企業占了接近八成,而歐盟市場占佛山陶瓷國際市場的1/10,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市場。“我這幾天不斷到佛山各個陶瓷生產企業調研,由于新加稅率較高,發現不少企業現在不敢往歐洲發貨,擔心貨物到歐洲后適用新的稅率。”
“這一結果對佛山陶瓷生產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主打歐盟市場的外貿企業以及馬賽克行業,更將受到極大的沖擊,這預示著不少陶瓷生產企業將徹底退出歐盟市場。保守估計,今年佛山陶瓷對歐盟出口同比降幅可能達到50%,可能有15%的企業將面臨關閉,影響從業人員幾萬人。”藍衛兵憂心忡忡地告訴新快報記者。
雅士高夫陶瓷擬注冊歐盟地區商標
在外有反傾銷調查、內被低迷的房地產殃及之下,陶瓷生產企業面臨的危機空前嚴重。如何規避危機謀求發展已成為不少陶瓷企業共同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