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傾銷影響34家廈門陶瓷企業(1)
被課以高達73%關稅
日前歐盟公布對華陶瓷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對中國90%以上的陶瓷出口企業課以高達73%的臨時懲罰性關稅,其中包括廈門34家陶瓷企業。由于涉及企業眾多,金額巨大,該案也被稱為歐盟“史上最大”的對華反傾銷調查。
“中國陶瓷出口歐盟的這扇門即便沒有完全關閉,也只剩條縫了。”有廈門陶瓷業者表示:那些依賴歐盟市場的陶瓷企業將面臨著新一輪的生死抉擇。
三榮陶瓷首當其沖
“影響確實很大。”昨日,廈門三榮陶瓷企業部負責人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連聲感嘆。
三榮陶瓷是目前廈門最大的瓷磚生產企業,在這場號稱歐盟 “史上最大”的對華陶瓷反傾銷調查中,三榮陶瓷首當其沖,成為廈門最大的受害者。
根據歐盟初裁結果,在1500多家中國陶瓷企業中,沒有一家獲得所謂“市場經濟地位”,90%以上的中國陶瓷企業被課以73%的全國普遍稅率。只有3家企業被個案處理,分別獲得35.5%、36.6%、26.2%的較低稅率。
“歐盟是三榮第三大出口市場,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三榮陶瓷上述負責人表示,高達73%的稅率,意味著出口歐盟的陶瓷產品,經營成本將一下增加近一倍之多。文章來源于華夏陶瓷網這對歐盟的很多陶瓷經銷商來說,是無論如何也難以接受的。
導報記者昨從廈門市商務局世貿處獲悉,在歐盟發起的這波對華陶瓷反傾銷調查中,廈門多達34家陶瓷企業被卷入其中。
終裁翻盤希望渺茫
據悉,歐盟這項高額懲罰性關稅將從今年3月17日起到9月16日執行半年,9月17日將最終決定是否征收為期5年的正式反傾銷稅。
雖然名義上留給中國企業抗訴的時間還有半年,但實際上已是希望渺茫。有廈門業者透露,歐盟此次擬定的反傾銷調查 “替代國”是美國。“以美國的生產成本和中國比,最終裁決的結果可想而知”。
或許是覺得希望渺茫,廈門的一些陶瓷企業對歐盟終裁結果已不抱希望。景德鎮陶瓷(廈門)藝術中心一位人士表示,該公司現在基本上已不再接受來自歐盟的訂單,有訂單也會轉給別的出口公司。
“中國陶瓷出口歐盟的這扇門即便沒有完全關閉,也只剩條縫了。”一位廈門業者表示,那些過度依賴歐盟市場的陶瓷企業,面臨著新一輪的生死抉擇。
三榮陶瓷企業部負責人則表示,三榮目前正在尋找對策。“畢竟歐盟的很多經銷商都是我們的老客戶,能夠彼此理解,雙方可以通過加強內控消化一定比例的高額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