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衛浴市場現狀分析一
陶瓷衛浴市場分析:四大現狀尤為突出
【好家網】而現在我國的衛浴行業高速發展,潔具產品一般由出產廠家定出市場售價,但在銷售過程中主要是由市場決定最終售價。潔具產品一般由出產廠家定出市場售價,但在銷售過程中主要是由市場決定最終售價。消費者一般在選購時會貨比三家,假如價格過高或與消費者心理價
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迫使企業不斷尋找的新的利益突破口,多元化經營是對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考評。一個企業只有在一業為主做精做強的基礎上,才能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才能有能力,有資本去涉足更為廣闊的新領域。如地板業的圣象,櫥柜業的歐派都是跨行多元化經營的典范。泛家居行業跨行多元化經營的終極理想是集成家居。時至今日,集成家居這個概念早已不再新鮮,很多生產家具、櫥柜、地板、木門的企業都試圖涉足,但是像科寶博洛尼這樣的成功案例卻廖廖無幾。
而現在我國的衛浴行業高速發展,潔具產品一般由出產廠家定出市場售價,但在銷售過程中主要是由市場決定最終售價。潔具產品一般由出產廠家定出市場售價,但在銷售過程中主要是由市場決定最終售價。消費者一般在選購時會貨比三家,假如價格過高或與消費者心理價位不符,產品銷路很難打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衛浴潔具市場現狀及渠道建設。
現狀分析:
不同潔具在質地、基本功能等方面差別不大,花色、模具制作的難易程度、款式的新舊等等是導致價格差出現的主要原因。潔具也屬于工藝品,款式風格變化很快,就如市場上任何普通消費品一樣,流行的產品價格自然偏高,而陳貨商品廠家通過大減價的方式處理也合乎常理。另外,一些超市推出一系列特價產品作為DM的亮點,主要為了帶動人氣,但這款產品數量很少,很快被賣掉,許多消費者并不能真正買到此類超低價產品。
陶瓷衛浴市場分析:四大現狀尤為突出
有法恩莎潔具透露,市場上也存在消費者不懂行情被商家’忽悠’的情況。一些商家,尤其是中小品牌產品的商家針對消費者喜歡砍價的心理,往往采取虛報價格再打折出售的方法,’忽悠’消費者。看來,消費者在購買時多看多問,貨比三家是必須的。消費者在選購時認準潔具品牌也很重要,一些名牌產品看似與普通產品無異,但在要害配件、安裝、保修等方面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世界頂級的衛浴潔具產品做工考究,而且大多有自己配套的五金件或質地良好的有機玻璃、塑料等配件。這些潔具配件極具高雅華貴的質感,除純銅鍍鉻或鍍鎳、仿鍍金等表面處理工藝之外,還有用18K或24K黃金進行鍍金處理的金屬配件,非常精致,也相當的有影響力。
據了解,生產一個水龍頭產品最大的成本是原材料的成本,目前水龍頭產品主要還是以銅質材料的為主,目前銅的價格為38000元/噸左右,筆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的銅價的震動幅度較大,早前幾個月銅價還在高位震蕩,目前已經有所回落了,銅價的波動將對水暖產品的生產銷售商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衛浴市場盈利偏低
據了解,一些地方出廠的水龍頭產品價格較低,一般要比開平出廠的價格低20%左右,所以在一些地方59銅廚房水龍頭平均大概是要150元左右。據了解,這些地方的銅一般都是從外省進貨,本地并沒有銅材資源,所以原材料的運輸成本相應較高,這樣導致出產的產品利潤率較低。據業內人士透露,內銷產品毛利潤率在12%左右。則生產水龍頭產品的成本價大概是135元。
渠道市場不通
近年來,新中源、新明珠、唯美、東鵬以及行業內一批優秀品牌企業不斷大手筆投入廣告和策劃活動,金意陶和蒙娜麗莎還借奧運進行體育營銷,這一切都為致力大眾品牌建設,期望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指定購買率;此外,各大品牌還致力于家裝渠道建設,但家裝公司、設計師穩定的銷售渠道還沒有真正形成。佛山陶瓷企業只有很少一部分企業完成經銷商群體的整合,真正的品牌塑造和渠道建設還有待時日。銷售渠道的商家網點建設同樣不容樂觀。在本報近期進行的“中國一線城市陶瓷經銷商500強”調查中,現提名500強經銷商中單品牌經營的只有47.1%,其他的為多品牌經營,代理3個品牌以上的商家接近30%,有的甚至代理7、8個品牌。
從這一組數字中,不難看出,品牌企業對于優質商家資源的爭奪非常激烈。不僅如此,在這一批優質商家中,雖然不乏銷售網點上百的商家,但畢竟是少數,商家平均網點只有14個,很明顯,這樣的網點,很難滿足陶瓷企業對于地市市場的銷售需求。此外,一些廠商盲目追求大店,反而忽略了渠道布局的合理性,投入與產出并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