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紙行業走向兩極化四
櫥柜企業需創新商業競爭模式
然而,櫥柜企業手中具備優勢的競爭手段和利器將是什么?這需要企業因勢利導,總結出符合企業現狀和未來發展的競爭模式,這種競爭模式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這將是企業未來最有競爭力的一把利劍,也是現代櫥柜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商業模式并非時時為企業產生效力,而是在特定的環境下有效,隨著市場和消費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是一成不變,同時更需要的是不斷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不是憑空打造,更不是一時靈光一現的“金點子”,恰恰是需要行業運作的長期積累與系統的思考,深諳行業的市場特質,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深刻了解企業內外資源結構和高度的總結而成。換言之,商業模式并不是全盤西化,也不是棄舊揚新,而商業模式的創新=繼承+差異,所以,創新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企業在實現價值目標的不同方式,我們可以區分出不同的商業模式,下面總結幾種模式供大家參考,以便衍生出符合自身企業更有競爭力的創新商業模式。
快速反應模式
這種模式是通過系統高效的運作機制來實現,所以對企業的管理系統要求都比較高。以服裝行業為例,ZARA為行業之最,例如:最快的前導速度為12天(前導時間就是產品從設計到生產、物流、銷售整個全過程),而國內衣柜為20-30天;ZARA設計款式多達12000款/年,采取款多量少;總部的物流傳送帶就達200多公里,以及享受最奢侈的配送方式——空運投放新品,店鋪的貨品流通速度約10天左右……還有與大家分享的另一個速度——陳列反應速度。有媒體評價:ZARA的櫥窗,比大牌時尚雜志的潮流版面更能預告時尚的發展趨勢,原因是ZARA擁有200多位龐大的時裝設計師隊伍并遍布全球各地的時尚潮流城市,隨時捕捉時尚前沿最流行的資訊和未來發展趨勢。
服務差異化模式
這種模式是企業向顧客提供獨具特色的額外服務價值,這些特色足以給產品帶來額外的收益。如果一個企業的服務溢出價能超出其商品獨特性所增加的成本的話,那么,擁有這種差異化的模式將取得最有優勢的競爭能力。據悉,國內某一衣柜品牌就做到這一步,即:提供終身免費西服干洗和上門收送服務,在櫥柜行業中做實實在在的增值服務是首屈一指的,值得其它企業的借鑒和學習。目標集聚模式
首先是在特定的地理區域內建立起一種小范圍的集中競爭優勢,是目標集聚模式中的一種。我們會見到小城市開大店,即在中小城市店租相對較低的情況下,開設大的形象店鋪;相反,在大城市開設小店的形式,并且擁有隨處可見的店鋪數量,兩種形式都是能迅速在大中小城市建立品牌競爭優勢和影響力。另外,是在某一個核心商業街圈內集中開設多家不同面積、不同級別的形象店鋪,第一時間搶占有限的商業資源,從而形成壁壘并抵御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這種模式在國內的運動品牌和時尚休閑品牌已廣泛運用。也可以說是企業的一種經營戰略,其實經營戰略也是一種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