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發展脈落之規模
關鍵詞五:規模
目前我國LED產業已形成包括外延生長、芯片制造、封裝、應用、測試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產品廣泛應用于景觀照明、背光源和通用照明等領域。截至 2010年年底,我國LED產業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預計到2015年我國LED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商機巨大。在我國,目前制造LED產品的原材料、制造設備和測試儀器等大部分已實現國產化,但MOCVD外延設備、部分全自動芯片、封裝設備及部分光學檢測儀器還依賴進口。有些設備、儀器雖然能在國內制造,但其性能仍不敵國外進口的同類設備儀器。
如果將放大鏡聚焦到LED產業鏈本身,就會發現整個產業鏈中最基礎的是襯底、外延生長、芯片制造,它們屬于LED產業鏈上游;LED器件封裝處于產業鏈中游;LED應用產品則處于產業鏈下游。現階段我國大多數LED企業都集中在產業鏈下游,即LED光源應用產品的制造,例如朗波爾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銳特科技有限公司、華美光電子有限公司等。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國幾家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已經將觸角伸向了外延生長、芯片制造和器件封裝等產業鏈的上中游環節,參加此次科博會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是我國LED行業中的“巨無霸”,其業務領域從LED芯片、外延片的制造到LED光源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幾乎無所不包。據具體負責LED產品研發的該集團旗下第13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10多年來,通過引進我國臺灣地區的技術團隊與該研究所的專家學者一同攻關LED芯片的研發和制造,其產品技術水準和質量已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受到俄羅斯等海外市場青睞。
據了解,目前國內LED照明應用主要集中在交通照明(如路燈、隧道燈等)、景觀照明(如公園綠化燈、建筑外部墻體照明等)、商業照明(樓堂館所等)領域,還沒有走進尋常百姓家,產品價格偏高是原因之一。在整個照明市場,民用級產品市場廣闊,但是由于LED燈泡比普通燈泡貴10余倍,不菲的價格令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因此民用級LED產品基本都流向了酒店、餐館、別墅、高檔住宅區。或許有人會說,一只LED燈泡可以連續發光5萬小時,而普通鎢絲燈的使用壽命只有500-1000小時,算下來還是LED燈泡省錢,但消費者可能會問:誰能保證50元的LED燈泡真的能夠使用5萬小時呢?
其實,企業也很無奈。目前企業生產一只LED燈泡的成本很高,尤其是芯片等核心原材料售價高昂,而國內很多企業習慣選擇價格昂貴的國外芯片、外延片等材料,無形中就把很大一部分利潤拱手送給國外廠商,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芯片、外延片等核心專利技術掌握在國外廠商手里。這就好比計算機領域的CPU芯片一樣,知識產權方擁有最終的價格決定權,沒有核心技術的國內LED企業只能受制于人。價格居高不下無形中又制約了LED產品產量,進而增加了單體產品的生產成本,于是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要想降低LED產品的成本,除了不斷創新和提高產量之外,提高國產芯片、外延片的質量才是根本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