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發展脈落之發展
關鍵詞三:發展
由于LED照明產品節能優勢明顯,我國正籌劃在城市照明、城市景觀、交通照明和居民照明工程中積極推廣LED光源技術。據統計,2010年我國LED照明市場產值超過1500億元,以此預計,最快在2015年LED照明產品在我國照明市場的占有率將達到20%,產業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一股LED投資熱潮即將在中國大地掀起。據了解,2010年我國僅上市公司中關于LED投資計劃金額就超過了300億元,其中總投資60億元的LED芯片項目已落戶廣東東莞。
與如火如荼的投資熱潮相比,國內LED企業的業務范圍要局限得多。目前這些企業大多將目標鎖定在大中型體育場館、道路交通、橋梁隧道、公園草坪、辦公場所等市政領域,其中以路燈、景觀燈居多。路燈、景觀燈這部分市場的主要客戶群是國內各級政府。近幾年,為了響應國家節能環保的號召,各級政府都在積極推進綠色照明工程。根據科技部規劃,今年將把原有的“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示范工程擴大至“五十城二百萬盞”,并提出要將LED國產化比例從60%提高到70%。由此可見,盡管目前LED照明業務范圍有限,但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要進入LED照明市場也并非易事。作為新光源的代表,LED照明產品不僅可應用于道路、景觀照明,還能應用于電視、汽車、室內照明等領域,應用領域十分廣泛,而且其低碳節能的特點早已被大眾所接受。但對于眾多剛剛起步的國內LED企業來說,這一切或許只是看上去很美。一方面行業標準依然缺位,另一方面國外LED企業巨頭紛紛介入,要想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獲得一定市場份額并不容易。
為了打開局面,很多LED企業在抓住國內市場的同時,還積極參與海外競爭。據一家LED企業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的產品已經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出口創匯的同時也在國際市場樹立了中國LED企業的良好形象。然而,LED產業在發展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一是缺乏核心技術。LED核心技術主要是外延生長的控制、芯片的結構設計及制造工藝等,這些核心技術被國外少數幾家大公司壟斷并擁有專利保護,致使我國LED技術發展非常被動,LED產品也長期處于同質化低檔水平,以至形成惡性競爭的局面。
二是LED企業魚龍混雜。目前國內LED企業數量多,但發展規模參差不齊,一些小企業由于缺乏研發力量,其產品檔次偏低,依靠低價競爭,對發展我國LED產業不利。
三是關鍵原材料、設備不能自給。目前,我國LED產業鏈中的主要設備和儀器(如MOCVD外延設備及部分全自動化的芯片制造設備和封裝設備)、關鍵原材料、配套件(如熒光粉、藍寶石、有機源、砷烷、磷烷等)、封裝用的高性能硅膠、環氧等基本依靠進口且價格很高。長此以往,必然導致產品成本偏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四是LED照明產品的標準制定滯后,不能滿足應用和市場的需求。現階段我國大型LED企業的產品標準基本上以歐美標準為參照,而一些小企業則較為混亂,這會造成LED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不利于國內LED產業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