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派姚良松:困境蘊藏新機 “再造車”才能跑得遠
“山雨欲來風滿樓!”有人以這樣一句話概括了目前中國的家居行業。
2008年,是中國家居業的拐點,國家對房產的宏觀調控、新勞動法的頒布、建材原材料及人工費用成本壓力的劇增、全球性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等因素,使中國的家居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的機遇和挑戰,洗牌、行業整合等字眼不停地沖擊著人們的眼球。在新的經濟背景下中國家居產業將何去何從?家居企業規模化、機構化路在何方?如何消化漲價成本?資本魔方如何運籌帷幄?到底誰能夠在這場洗牌大戰中拔得頭籌,誰又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笑到最后呢?
搜房家居和家天下網最近策劃“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家居產業之路”系列訪談,以對20多個在家居界舉足輕重的品牌和企業老總進行對話以及論壇的形式,梳理探討新經濟形式下越來越受人關注的“家居”經濟形態。
本期嘉賓:廣州歐派櫥柜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姚良松
記者:郭海燕 徐璧玉
主題:全球金融風暴危機及中國宏觀經濟背景下的中國家居產業之路
姚良松,被譽為“中國櫥柜大王”。14年前在廣州白云山腳下創辦歐派櫥柜企業。隨后,姚良松先后提出“廚房革命”、“廚房勝廳堂”等廚衛發展新觀念,打開人們的視野,開創中國嶄新的櫥柜行業。
姚良松是傳統的客家人,深受客家“圍龍屋”的影響,以“保守”的理念管理企業,推行穩健的政策。“金字塔理論”也是姚良松所創的企業管理理念,他認為,企業要根基扎實,層層發展,才不會因為斷層而切斷發展命脈。
在他人看來,姚良松的歐派管理理論過于保守,在該大規模拓展的時候放棄了大好機會。然而,遇上今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穩健的政策使歐派櫥柜在“寒冬”之時,仍能保持增長。
“寒冬”新政 生機磨礪后初現
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上市公司難逃虧損厄運,歐派增長的步速放緩。謹慎投資,收縮陣線,善用掌握在手的資金鏈,是企業“過冬”不得不采取的應對之策。
歐派自2008年開始實行的“新巔峰計劃”按部就班進行。“寒冬”下的發展戰略,添加了“再造車計劃”和“名牌管理計劃”。姚良松認為,只有在強勁的“戰車”帶領下,向著國際品牌的方向邁進,引得“鳳凰成群”,才能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下攀登另一個高峰。
【搜房網】:家居行業上市公司季報業績陸續出爐,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歐派今年的銷售情況有受到影響嗎?
【姚良松】:前幾年,歐派一直保持50%-80%的增長。今年1-9月份的業績,只有40%多的同比增長,這個數字還算可以。相對于我來說,生存就是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僅生存,還發展,只是慢一點。趁這個機會,我們停下來,調整一下步伐也好。其實,這跟歐派的經營管理理念也是有關系的。
現在歐派有一千多家代理商、專賣店。電影《英雄兒女》,王成喊"向我開炮",讓自己跟敵人同歸于盡。所以我要求歐派的員工,也要自我壓炮,自我開炮,然后把利潤的空間留給代理商。所以,前幾年,代理商都取得了不錯的利潤,很多開著奔馳、寶馬、奧迪。
如果把歐派比喻成一棵樹,代理商就是我們的根。對于這些根,我要求有幾方面。第一要密密麻麻,第二要每條根都長得又密又壯。要根深葉茂,整個樹根體系非常發達,遇到干旱、雪災的大災難時,才能抵抗得住。
【搜房網】:歐派自今年起,要用3年的時間,實行"新巔峰計劃",實現質的飛躍。受今年經濟形勢影響,有沒有進行調整?
【姚良松】:調整,我覺得可以分為戰略收縮和戰略調整。
李嘉誠旗下的旗艦公司和記黃埔已經決定暫時叫停全球業務的新投資。在明年中之前,所有未落實或未作調整的開支都會省下來,并要檢討全部投資項目。我們也一樣,已經進行的項目,一般我們不做調整。但是其他的,都緩一緩。例如,總部建設的第二期工程,我們本來緊鑼密鼓準備上,現在要先緩一緩,看清楚了再說。
在銷售方面,以前我們跟知名房地產公司合作,鑒于他們的知名度,可以先服務后付款。但是現在我們需要先首付。寧愿少干一點,也要保證資金的回籠。因為,我們也擔心他們的資金鏈會斷掉。雷曼夠大了,還是倒下了。
戰略調整方面。各種各樣的費用都會進行調整,我們的產品線、產品概念、廣告投入都會調整。以前炮火滿天,現在要節約子彈。明年我們的產品,會更注重中檔層次的,減少推出豪華產品。以前一套櫥柜一兩萬,現在一萬元左右也爭取生產。展廳方面,我們也想辦法減少投入。
另外,我們還要想辦法再造,讓我們在寒冬下生存,而且有一定的發展。我們在開展兩個計劃,分別是“再造車計劃”和“名牌管理計劃”。
【搜房網】:“再造車計劃”和“名牌管理計劃”是針對今年經濟形勢所做的調整?
【姚良松】:“再造車計劃”,打個比喻,歐派總部是我們的戰車,我們剛搬到這個總部的時候是2001年,產量是一個億。現在產量從1個億上升到十幾個億。從這個坡爬到另外一個坡了。我們有十幾個億了,就要搬新家。我們是靠這部戰車帶領我們爬到這個山坡上的,現在我們要把十幾億做到三五十個億,甚至上百億,要達到另外一個巔峰。所以,今年我們還推行了“新巔峰計劃”。現在又迎面而來大寒流。剛開始我們說是寒流,現在已經發展到雪災,但是我們還是要繼續攀巖,原來的車肯定就不管用了。所以我們說原來的車帶我們走過了那個歷程,現在我們要攀登更險的高峰,就要重新再造一個車。
要領導這輛戰車,還需要人才,就是選人、用人的機制。用人機制是最核心的部分。“種的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內部的人才輩出,自然能夠“鳳凰成群”。
“名牌管理計劃”方面。歐派很早之前就取得“中國名牌”的稱號。但"中國名牌"只是國家給予的榮譽稱號,我覺得你要真正把企業當成名牌來運營管理,從能成為真正的名牌。像麥當勞、可口可樂等企業,銷售、廣告、產品、技術體系,都是通過名牌計劃做出來的。但是我國的三鹿奶粉,以前也是國家免檢產品,央視還特意拍過專題片宣傳900多道檢測工序,最后還是有問題。不扎扎實實按照國際名牌來建立整套名牌計劃,最后自討苦吃。
所以,相對于“名牌管理計劃”來說,“再造車”計劃是一種手段,通過激活體系,激活人才,來達到“名牌計劃”的目的。
陷入惡性循環 經濟雪上加霜
經濟發展的三套馬車是,投資、出口和消費。出口市場,已乏力挽救。啟動強大的中國內需市場,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是發展的萬全之策。
談到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各行各業的影響時,姚良松表示,他一直在考慮,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到底哪個行業免受波及?剛開始,他給自己的答案是賣鹽的小商人。隨后,他就表示,連賣鹽的商人也會受到影響。因為,他不可能只靠賣鹽來生存。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搜房網】:全球金融危機,中國也難免受到波及。在您看來,此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主要有哪些方面?
【姚良松】:金融海嘯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是很大的。整個經濟,包括房市、股市都掉到波谷。中國今年的經濟靈驗了溫總理年前的一句話,“今年是最困難的一年”。
全球金融海嘯,首先是直接影響到中國的外匯儲備,這方面還是留待經濟學家去講吧。第二方面是,直接影響到我們三套馬車中的出口市場。除了美國市場外,歐洲、日本甚至亞非等國家,都受到了影響。出口作為中國的三大馬車,受到了最大的沖擊。很到中小企業受不住沖擊倒下了。
第三是對中國的投資影響。以前很多美國的投資證券公司,為中國發展潛力好的企業投入風險投資。美國金融危機后,他們在中國的子公司需要把大量的金錢抽調回去,解決母公司的資金問題。這對于中國的企業,雪上加霜。例如廣州有一家知名房地產公司,本來想通過外國的投資公司,賣掉一些項目或者股權來度過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但是,現在美國金融又出現問題,連他們自己都無法自救。中國的企業,處于股市和房市調整的周期,影響就更大了。
第四是,嚴重影響到我們的信心。金融海嘯帶來了整個經濟的不確定性,包括股價和房價的下跌。這些是近期看不見,但是有看得見的東西。本來我是計劃買股票或者是房子的,由于經濟的不確定性,股價和房價的不確定性,造成了心理的預期不確定變成了行動的不確定。這個行動給經濟帶來了直接的傷害。惡性循環,對整個經濟產生了影響。餐館的生意也不好了,投資不敢行動了,賣房子的也不好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