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品牌遭遇中國式尷尬四
中國式品牌突圍
中國涂料業所面臨的境況成為今天傳統中國制造業的一個縮影,如何走出困境成功突圍,如何實現中國涂料的“再次輝煌”是政府、經濟學家、企業等多方面需要面對的新課題。
提高創新能力,加強技術研發
中國制造,是中國經濟的驕傲,也是全球經濟鏈條中的關鍵一環,靠著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中國的GDP攀上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國外的消費者享受到了低價格、高消費的生活,但是,在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物流成本未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幣匯率節節走高、銀行利率上升的環境下,傳統的中國制造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形成這種壓力很關鍵體現在中國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既然癥結表現于此,涂料品牌也完全可以采用“微笑曲線”式謀局突圍,變“哭泣曲線”為“微笑曲線”。
微笑曲線(SmilingCurve)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在1992年提出的理論。所謂微笑曲線就是微笑嘴形的一條曲線,兩端朝上。微笑曲線中間代表制造能力,左邊是研發和創新能力,右邊是市場和品牌能力。微笑曲線要求企業追求位于左右兩邊的研發創新能力和市場、品牌能力,弱化制造為主導的能力。而哭泣曲線和微笑曲線剛好相反,在哭泣曲線中,制造能力處于最強的地位。中國制造目前的現狀恰恰是一條哭泣曲線,高制造能力,低研發創新和市場能力。中國涂料企業面臨的首要改變就是發展模式的改變,要從哭泣曲線轉變為微笑曲線。
因為當前制造產生的利潤低,全球制造也已供過于求,但是研發與營銷的附加價值高,因此中國涂料產業未來應朝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也就是在左邊加強研發創新,在右邊加強客戶導向的品牌、營銷與服務。
創新是品牌的基礎,創牌就要創新。先進的技術,優良的質量,科學的營銷,造就優秀的品牌。而創新恰恰是最關鍵的支撐。技術創新程度如何,決定了一個產品的性能高低、質量好壞,決定了一個產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能走多遠,也就決定了一個品牌的興衰。從國內一些較為成功的企業來看,技術創新是企業加快發展的關鍵。通過技術創新來形成自身的核心技術,創新核心產品,能使企業在市場中獲得先發優勢,才能打造出更為強勢的品牌。
目前,很多廠家勇于嘗試,他們都是在傳統媒體上先發布精美的預告,以吸引消費者關注,然后利用新媒體的互動性將活動的主題建立在互聯網上,不同媒體的配合使消費者在第一時間知曉品牌的同時,又通過活動的參與,創造了品牌在消費者心目當中的形象。網絡不僅僅是一個營銷的平臺,甚至可以完成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到最后的整個體驗過程,不僅是一個平臺,還是可以合作營銷的平臺。在這點上,三棵樹、嘉寶莉等涂料企業也紛紛在開通微博,利用微博進行營銷。其實,微博建立品牌營銷的真正價值,不僅體現在迅速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企業新產品推廣上,還體現在拉近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服務客戶和消費者上。
關鍵詞:涂料企業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