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紅木小編為您講述紅木家具保養的理念與忌諱
天有不測風云,家具也有旦夕禍福。面對陽光、空氣、季節更替等自然因素以及搬動、擺放、運輸、 清洗、除塵等人為因素,哪怕是一丁點的疏忽與不慎,都可能對家具造成致命傷。那些對保養技巧兩眼一抹黑 的人,精美絕倫的古家具到了他們的手上,無疑是進了鬼門關,兇多吉少。
具體談談紅木家具保養的理念、方法和忌諱。
保養方法一:如何保養桌面
有句俗話說得好:“冷桌子不能沏熱茶。”這句話可謂順應了木性,因為存放家具的環境溫度不能驟冷驟熱 。比如,帶石頭面的家具(如桌子、屏風等)冬天不能放在室外,夏天也不能放在陽光下曬,以免開裂。
古代人用的餐桌往往保護得非常好,為什么?因為古人吃飯、喝茶不像現在的人,殘羹剩飯全往桌上堆,弄 得臟兮兮的。他們吃飯、喝茶都用托盤,對桌面加以保護,要是哪個丫鬟、小廝把茶水或飯羹不小心灑在了桌 子上,少不了一頓訓斥。
桌面上的油污,可用酒精擦拭,如果沒有酒精,用高度白酒擦抹也可以,這是舊時北京大戶人家常用的方法 。
保養方法二:保持干燥,應對換季
在四季變換明顯的地區,家具的保養極為講究。比如伏天過后、春秋兩季等,氣候由潮變干或由干變潮,應 適時打開柜門、拉開抽屜,使家具內外同步過風,以免因一面過于干燥或過于潮濕而翹曲。
但是,在過風的時候,不能讓家具暴露在陽光下或風口處,應置于陰涼、干燥之處。因為過度的陽光照射會 損害木制家具的材質,造成木材開裂或翹曲,所以要盡量保證古家具不遭受陽光照射,同時又保持其適度干燥 。
保養方法三:應對家具部件的松散與脫落
如果遇到家具的部件發生松動現象,千萬別緊張,其實,越是優質木材做成的家具,越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可以嘗試用牙簽、白膠或紙板把它塞緊、加固,千萬別用502去粘。
如果家具的部件脫落了(比如掉了一個抽屜環等),最應該注意的一點就是:保護好這個脫落的部件,行話叫 作“死尸不離寸地”。可以將這個脫落的部件用同顏色的毛線與家具拴在一起,如果是柜子或抽屜上的部件, 也可以放在柜子或抽屜中。切不可隨意亂放,以免日久丟失或因其他原因而將其遺棄。否則,一旦可以修復的 時候,若找不到脫落的部件,再要想找一個原樣的部件是幾乎不可能的。
如果家具過分松散,可用繩子捆牢或裝進麻袋捆好,然后找行家修理,千萬不要用膠帶等化學產品來粘合, 以免處理失當。
保養方法四:合理的擺放
家具擺放與保養也有一定的關系。在平房中,條案、柜子、桌子擺放時與墻壁要保持一厘米的距離,不能近 貼墻壁。因為如果貼得太近,磚墻上的水氣就會侵蝕家具,使家具受潮,還會損壞家具表面的蠟層或包漿,進 而損壞木質。有抽屜的家具,不要放重物和鈍器,以免壓壞和劃傷,也不能踩踏,尤其是干燥季節,最容易損壞。
家具如人,人需要養生才能活得長久滋潤,家具也需要“養生”--保養,才能歷經歲月滄桑而風采依舊。 人的生命有極限,一百五十歲以上的高壽者聞所未聞。家具的生命有極限嗎?目前還不好說,總之漢代的、唐代 的、宋代的家具都有存世,戰國的木俎、漆屏出土的也有不少;明代的家具距今也有五六百年了,保存得當的 仍然像剛制作出來似的鮮活、亮麗。家具與人相比,算是超級高壽了,難怪它能作為傳家寶一代傳一代。
免責聲明:好家網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網友投稿,為使訪客獲取更豐富的信息,本網站只負責收集整理并展示,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信息的真實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