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網與你暢談:歷史上記述陶瓷的專著
翻開我國浩瀚的文獻材料,關于著錄陶瓷的筆記、類書、地方志和詩文等不少。如成書于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的《大唐六典》曾記載:瓷石之器是作為州縣所出的貢賦載入史冊的。這是最早記載陶瓷信息的史書。后來的《新唐書》、《宋史》、《明史》等正史仍舊在“地理志”中貫列入陶瓷,如《宋史·地理三》耀州“貢瓷器”即是。另一方面,許多文人學士從審美的觀點出發,針對陶瓷的釉色、造型、清脆悅耳的扣擊聲,創造了不少的詩賦篇章。如潘岳(公元247~300年)的《笙賦》,唐代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白居易(公元772~846年)、皮日休(約生于公元834年)的詩歌,以及陸羽(公元773~804年)的《茶經》等等。但最有科學價值的是下列三部書:
其一是元代蔣祈編著的《陶記》
蔣祈是一位經營景德鎮民間窯場的專家,有很豐富的實際經驗。書內系統地記錄了景德鎮制瓷手工業的全過程以及封建管理制度、總管建制和稅目。特別是對制瓷的分工、原料、成型、施釉、裝飾工藝、裝坯、焙燒、銷售等等,都有詳細的敘述。雖然它主要是記載景德鎮制瓷工藝的專著,但它的實際意義是全國性的,是總括了中國陶瓷發展歷史的。
其二是明代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是世界第一部有關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百科全書。而且是以敘述技術和操作方法為主、圖文并茂的。該書中有一卷是專門敘述制造技術的,題目為“陶埏”。計有瓦、磚、貝+貝+下底土、甕、白瓷(附青瓷)、窯變、回青等五篇,附圖十三。在白瓷一篇里較全面敘述了制瓷工藝的全部過程,“共計一坯、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敘述的層次是:先原料、次人工,最后是功用。特別是對每一項操作,、記載得都很詳細,很具體,條條都是親自的“見見聞聞”,“通篇未曾引用一書”。這是前人來曾有過的。例如上釉,宋應星寫道:“見諸器過釉,先湯其內,外邊用指一蘸涂弦,自然流遍”。特別值得稱贊的是宋應星“一反明儒陋習”留心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為學應有益于社會的獻身精神。
其三是清代唐英的《陶人心語》。
唐英是清朝皇室派駐景德鎮御廠監造瓷器的一位官員,從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起,管理“陶務”達二十多年。他是一位務實的管理人,并自命為“陶人”。他所研究和了解的是“陶之業,陶之人,以迄陶中所有之事”。因此,他編著的《陶成圖》、《陶成紀事》、《瓷務事宜示諭稿》、《陶冶圖》和(《陶人心語》等,都是他聚精會神,苦心竭力,長期從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的總結。特別是《陶人心梧》論述了“陶人之天地”,“陶人之歲序”;有創新成功的歡樂,也有失敗的苦惱,有生產技術的敘述,還有對“物料、火候、生尅變化”規律的熟悉和掌握。真正是陶人語陶,字里行間充滿了“陶人本色。。這就是唐英及其陶冶論著的精辟所在。
紅蘋果家具 價格 芝華仕沙發 健威|皇朝|聯邦家具 雅蘭|穗寶床墊 金海馬家居|紅樹灣家具|圖片 顧家工藝沙發 曲美|實木|板式|歐美|紅木家具 古典|松木|兒童|金屬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