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陶瓷磚行業被媒體“國抽”了一回
最近在各種平面媒體、網絡媒體上(有陶瓷專業媒體、公共媒體)看到一則報道,題目不盡相同,如:《97種陶瓷磚產品質量抽查不合格》、《多家品牌瓷磚抽檢不合格》,內容基本相同,報道的開頭都是這樣寫的“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質量抽查公告,共有97種陶瓷磚產品上‘黑榜’,…”,看到這樣的報道,我的第一反應是今年關于陶瓷磚產品的“國抽”報告出來了,此前沒有聽到相關風聲,心想既然“國抽”報告出來了,自然略微仔細地看看今年的陶瓷磚“國抽”結果有何變化。仔細閱讀這則報道,突然發現很多數據似曾相識,如:“8個省”、“272家企業”、“364中陶瓷磚產品”、“97種產品不合格”、“36種產品破壞強度”、“15種產品斷裂模數”、“37種產品吸水率”、“3批次產品被檢出放射性核素限量不合格”。憑著職業習慣,看到那么多似曾相識的東西,一定會多看幾眼。略微一查閱,網絡上到處都是,如:“華夏陶瓷網”、“中陶網”等,早上一到辦公室,《陶城報》(9月2日B1版)上也見到這則報道。我相信行業內已經有不少人關注了這則報道,否則也沒有那么多的不同媒體轉載,我不知道別人看到這則報道后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我的第一反應是要驗證,報道中所說的近日為何日?以下敘述一下看了這則報道之后筆者所做的全部驗證。
首先筆者是去國家質檢總局的主頁(http://www.aqsiq.gov.cn/)查閱今年的全部“質量產品抽查報告”,2011年僅有2月14日的抽查報告《陶瓷坐便器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與陶瓷有關,不知道報道中所說的近日是不是會突破年限。在筆者的印象中,陶瓷產品的“國抽”報告大多在十月、十一月公告,為了證實這一點,立刻給國家建筑衛生陶瓷檢測中心電話,詢問今年陶瓷磚產品的“國抽”報告是否完成?是否已經公布?電話接通后筆者說明咨詢的問題,對方竟誤會了筆者懷疑是不是來“攻關”的,沒有給予答復。到此我就想具體找找這則報道的源頭在哪?很多報道都轉引自《南方日報》,經查閱筆者可以找到的最早報道是2011年8月25日南方日報A04版“家居周刊”欄目吳姓記者題為《多家品牌瓷磚抽檢不合格》的報道,我心中在想應該記住這位吳姓記者,若是有機會碰到他的采訪,要“認真”對付,因為此時筆者已經認真對照了這則報道與2009年9月29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9年第二批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質量公告》【2009年第95號】”中的《陶瓷磚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其中幾乎所有數據都一模一樣,如:本文第一段中提到的“8個省”、“272家企業”、“364中陶瓷磚產品”、“97種產品不合格”、“36種產品破壞強度”、“15種產品斷裂模數”、“37種產品吸水率”、“3批次產品被檢出放射性核素限量不合格”,只是《多家品牌瓷磚抽檢不合格》一文的文字在很多地方含糊些,如:8個省僅列出了四個省,廣東3批次產品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標沒有列出具體哪些品牌。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則報道還用了個副標題“長期輻射增加致癌幾率”,這是2009年的陶瓷磚產品“國抽”報告中沒有提到的,大有唯恐天下不亂之架勢。《多家品牌瓷磚抽檢不合格》一文還提到廣東省“陶瓷磚合格率62.1%,比2007年的合格率直線下降近三成”,這個62.1%,據查證是廣東省工商局2009年第二季度陶瓷磚的抽檢結果,為什么2011年的報道要與2007年的合格率比較直線下降近三成,百思不得其解。這樣看來《多家品牌瓷磚抽檢不合格》一文,是抄襲,還是忽悠?是嘩眾取寵,還是唯恐天下不亂?天曉得,至少陶瓷行業專業媒體這次在陶瓷專業方面被大眾媒體忽悠了一把。
看來這次是陶瓷磚行業被媒體“國抽”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