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木家具“注水”問題凸顯
崔永元曾經在微博上調侃實木家具:實木的意思就是實在不是木頭。近日,經濟導報記者走訪濟南市北園路的富雅家居、銀座家居、紅星美凱龍、歐亞達家居等幾大家居賣場,發現實木家具不“實”幾乎成為一種風氣。
富雅家居紅木樓總經理劉潤謙表示,“金九銀十”家居行業迎來銷售黃金期,但“注水”和“不實”的實木家具充斥市場。他提醒消費者理性消費,多詢問、多比較,找專業人士幫忙選購,尤其是對紅木等高檔家具進行選擇時需謹慎。概念本身就模糊
在近日于上海舉行的2011首屆中國實木家具發展峰會上,中國家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曜國表示,實木家具屬于手工品,很難標準化,之前行業也曾出臺過一些標準,但是企業基本都不“感冒”,所以,標準最終“無疾而終”,消費者更是對實木標準知之甚少。導報記者發現,實木家具店導購人員普遍對實木家具的界定不清楚,有的導購人員表示“只要實木成分含30%以上即可稱為實木家具”,有的導購人員則說含實木成分在60%以上即可叫實木家具。來自香柏木家具的店員認為,家具的基材和輔材全部使用同一種木材,才是純實木家具。山東收藏家協會古典家具部部長趙寶森表示,實木家具最早僅指由紅酸枝木制成的家具,后來逐漸擴大為紅木家具,后又演變為包括紫檀、海黃、紅豆杉、水曲柳等多種純實木在內的家具。但是無論是何種實木家具,都應是100%的純實木制成,而不是拼接、插接、填充等其他非木質板材。實木不“實”家住濟南陽光舜城的陳女士近日發現床頭有晃動現象,就將該家具的售后人員找來。經過鉆釘,陳女士發現,自己花2萬多元買的整套實木家具竟然是“樹脂模鑄的”。在紅星美凱龍,當導報記者反復詢問某品牌銷售人員整張床是否都是水曲柳時,這名銷售人員打起了“太極”,最后她表示,“4個腿和床板是拼接的。”上海致藝家具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廣發對導報記者表示,如果沒有專業人士隨行,消費者僅憑肉眼是無法辨認出家具成分的。現在市場比較流行實木家具,這是市場的前期輿論導向、消費者的盲目跟風所造成的。導報記者發現,貼上“實木”二字,很多家具就身價大漲,賣出了超過成本5到10倍的價格。需連環發力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家具產品投訴中,消費者對實木家具不“實”的投訴占35%。
2紅木家具市場的規范需要商家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共同參與。劉潤謙表示,富雅紅木樓對各商家的所有產品采取統一編檔,實行“戶籍式管理”。商家嚴把質量關,可在一定程度上規范實木家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