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調查:家居建材賣場明碼實價實在難
市民王小姐曾遭遇過這樣一個尷尬:原價22000元的實木大床在陳小姐的三寸不爛之舌之下,終于被砍到18000元。誰知沒高興多久,幾天后便在其它賣場發現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大床只賣13000元……陳小姐只能懊惱興嘆。
行業調查:家居建材賣場明碼實價實在難
與陳小姐有同樣困擾的市民不占少數。在很多市場買賣中,由于信息不對稱,消費者與經營者相比不具有議價能力。這種情況在家居行業中尤為突出,加上家居行業本來就沒有統一的規范和標準的價格體系,對消費者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面對著市場上相去甚遠的產品價格,大多數消費者難以把握合理的交易點,唯有“任人宰割”。
明碼實價,說時容易做時難
“明碼但不實價”是家居市場的一種亂象。記者從物價部門了解到,由于目前他們只有權規定商家“明碼標價”,但“明碼實價”卻只能引導,所以對于虛標價格的情況,他們也很無奈。無論是做到“明碼實價”的商家,還是做不到“明碼實價”的商家,都能認可這種方式的好處,但是,“明碼實價”要想成為市場主流,還很難。
認可明碼實價但暫時做不到
“您看中的這款花灑標價是2500元,這個可以打8折的。”“我們全場的實木家具都是原價基礎上打6折的。”在家居賣場逛了2個小時,胡小姐產生了一個疑問:“怎么每個品牌的售價都和定價不同???還沒等我還價呢,營業員就主動告訴我能打幾折,既然是這樣,為什么不直接就把折后的價格標上去啊?”胡小姐感受到的正是家居市場“明碼但不實價”的情況,絕大多數商家都是如此。
九牧衛浴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明碼但不實價”的主要原因是家居行業還處在發展不夠成熟的階段,作為商家而言,他們內心是希望能執行“明碼實價”的,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建材行業的品牌太多了,僅衛浴行業全國就有幾千個品牌,市場的優勝劣汰和自我完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王先生說,任何一個新興行業在發展初期都會出現必不可少的問題,“很多建材品牌為了快速搶占全國市場,會急速布點,這樣就會出現發展不穩管理不嚴的狀況。比如說,有些當地的經銷商為了謀利,會虛抬售價,再給一個低折扣,吸引顧客。”目前,九牧雖未實現“明碼實價”,但已經實現了在全省范圍內統一標價、統一折扣。“我們現在還不敢把價格定死,畢竟市場大環境是這樣,高端賣場、低端賣場,進口品牌、國產品牌,都是打折銷售,而且消費者也習慣了這樣的銷售模式。”
實施明碼實價一視同仁對待
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居賣場負責人透露,家居市場想實行“明碼實價”困難重重。“要整個賣場上下統一意見,統一進行明碼實價,真的很難,我感到壓力很大。所以,現在明知道明碼實價好,也不敢提了。”
不過,據記者了解,家居市場還是有極個別品牌能夠做到“明碼實價”。那么,他們對于“明碼不實價”的市場大勢有何意見?他們又為何能夠堅持“明碼實價”呢?
據金盛國際家居江東門店相關負責人介紹,金珠陽光房就是一個“明碼實價”的品牌,在采訪中,金珠的負責人姜衛忠介紹他們實現“明碼實價”已經十幾年的。“我們不僅是‘明碼實價’,全國都是統一定價的。”姜衛忠說,建材市場存在許多不規范的現象,仿冒、造假層出不窮,“明碼不實價”根本不算“大事件”。“我們之所以不愿意像別的品牌一樣也搞虛價,是因為我們很珍惜我們的品牌,我們想讓顧客能夠明明白白消費。”據他說,也時常遇到顧客還價的事,但是經過解釋,他們一般都能接受,因為通過一番比較,顧客也能分辨出究竟誰的性價比更高。“既然標價和售價不同,就有可能出現給你一個折扣,給他又是另一個折扣的事,只有一視同仁才最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