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網:識別強化復合地板騙局十項之二
第三招混水摸魚
強化復合木地板質量好壞,關鍵在原材料的選擇及搭配上,以及產品的加工精度上,進口板與國產板在尺寸上本無分別,進口板與國產板如按上述同一技術要求生產也無區別,產品與每塊板的長短、寬窄無關,有些廠商看到某個尺寸的地板,例:1290*195*8或1380*194*8等長尺寸的板,國內生產該尺寸的廠家少,就趁機散布謠言,“進口板是長規格的,國產板是短規格的”。長板價格隨之上漲,銷量看好,各廠家也不去爭辯板的長與短,而是減少生產短板,大批量生產長板,一時間“進口”板激增,消費者花低于進口板的價格就能買到進“進口板”也其樂融融,最大的得益者就是提出長板為進口板,搞亂市場、以亂取勝的強化木地板銷售商。
第四招偷梁換柱
第一代強化復合木地板采用的榫槽承插結構,安裝時,在榫槽中打滿膠水,就能保證產品在使用中不會發生走縫、脫膠現象。實際使用中發覺,在中國地面高低差太大(高達10mm/m、標準要求小于2mm/m)以及工人安裝不夠認真,膠水打不均勻、打不滿,有個別住戶的部分地板就會出現走縫開裂的問題。商家隨之推出加厚板及鎖扣板來解決上述問題,有些商家為在宣傳上增加其“鎖扣”的功能,就生產出了所謂的“雙鎖扣”“三鎖扣”“四鎖扣”地板,給消費者造成鎖扣級數越高,質量越好,實際上地板連接得是否牢固,不在鎖扣級數多少,而在于鎖扣板的倒角角度及倒角面積大小,鎖扣級別太多,就好象用幾把小鎖防盜,比用一把大鎖更安全嗎?最早廠家生產鎖扣板是為了增加地板的粘接力,而發展到最后變成了增加鎖扣級數,為欺騙消費者而生產鎖扣地板。
第五招反客為主
注重質量與品牌的商家,總是以專賣店的形象或單一品牌來銷售產品,從目前情況來看以單一品牌經營超過8年以上的老品牌,他們可稱為品牌板,質量是有保證的,銷量一直都不錯,例:馬德蘭、圣象、柏高等品牌,而那些新加入者,可就不管那么多了,他們采取多做幾個牌子的地板,在每個大大小小店面銷售,一個單位(或企業)包裝幾個,幾十個品牌在各種商店銷售,產品分三五九等,質量好,偶爾也能通過國家標準,使用壽命可達5-6年,質量差的則是一項都不能通過國家標準,產品只能用三、五個月。這些商家的每個牌子雖然賣得不是很好,知名度不高,但幾十個牌子的銷量加起來,其數量可就不少,甚至做到頭把交椅,實現反客為主的戰略,而購買這些牌子的客戶,則是地地道道的受害者,更有甚者,此類銷售商與裝飾及工程公司聯手,共同向消費者推銷此類低質、低價強化復合木地板還美其名言“優惠”,實際上勿憂的是消費者,實惠的是這些非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