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賣場能否hold住一
新模式沖擊 連鎖賣場能否hold住
導讀:無論是助力企業的品牌鑄造,還是拉動企業產品銷量,家居建材品牌連鎖賣場功勛卓著。而幾年前發生的“雅百事件”及“戰百聯盟”聯手索討貨款的系列風波,讓業內人重新審視賣場與企業的主賓定位和合作尺度,并探索新路,尋求突圍。
關鍵詞:櫥柜五金 家具建材 連鎖賣場 圍成效應 品牌 雅百事件 無論是助力企業的品牌鑄造,還是拉動企業產品銷量,家居建材品牌連鎖賣場功勛卓著。而幾年前發生的“雅百事件”及“戰百聯盟”聯手索討貨款的系列風波,讓業內人重新審視賣場與企業的主賓定位和合作尺度,并探索新路,尋求突圍。
品牌連鎖賣場呈現“圍城效應”
當前,樓市低迷之禍殃及池魚,家居建材業生意一片慘淡。入駐的品牌承受著租金、人員雙重壓力,“免疫力”弱者選擇退場。筆者近日從廣東某定制家居制作企業老板口中獲悉,一家國內知名的家居建材品牌連鎖賣場,其廣州番禺店出現“撤場”現象,數家入駐品牌因業績慘淡而退場。同時,該老板透露,正嘗試進駐賣場渠道,拓寬產品銷售通路。
在品牌連鎖賣場,部分進駐的品牌因業績不良想撤離,而被拒門外的品牌卻在排長隊尋找空隙,“圍城效應”一目了然。
“霸王條款”令企業喪失話語權
這幾年來,企業也逐漸摸清了品牌連鎖賣場的“脾性”,更了解到此類賣場在做強之后掌控了話語權,賣場出具的“霸王條款”也紛至沓來,例如強收推廣費、高扣點、無條件免費上樣、貨款支付期限延長等,令企業從最初“迅速搭建銷售渠道通路”的驚喜,到今天在連鎖賣場為搶占市場、拼爭地位的無節制擴張中無奈地陷入了“被擴張”的漩渦。在后續支撐力不足的情況下,許多企業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生產陷于停頓狀態。
螞蟻難以牽動大象的鼻子,但卻可以另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