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涂料造假內幕
業內曝造假原因
揭秘篇
好家網筆者暗訪半個月后聯合警方行動,端掉位于竇店西安莊村的黑工廠并扣押近900桶假冒名牌漆。這也是公安部8月22日部署“打四黑除四害”行動以來,北京警方破獲的第一案。
警方端掉涂料造假窩點的新聞讓市場上確實存在著不少假涂料的事實浮出水面。為什么涂料行業會出現這么大規模的造假行為?京華家居記者采訪了多個涂料生產和銷售商,他們認為這不僅與大的消費環境有關,與涂料產品的性質也有關系。
在業內人士看來,利益驅動外加違法成本低是涂料造假的根本原因。從被曝光的涂料造假窩點來看,該廠房只有兩個工人,生產成本很低,卻一年能獲得幾十萬元的收入。據某品牌負責打假工作的負責人介紹,一般造假者多租用城鄉接合部的民宅,不僅成本低,而且房主一般也不管房屋租賃用途,也沒有對租客的有效身份進行登記,給查假造成了一定的困難。而一些不良印刷廠在印刷時不要求提供有效資質,使得造假人很容易拿到模仿品牌產品的包裝。另外,從涂料產品來看,由于涂料是半成品,做成形似很簡單,但具體質量如何需要配合施工才知道,表面上無法分辨真偽。而一旦開桶以后即使消費者發現是假貨,由于很難證實這就是從商家處購買的原產品而非更換過的產品,也很難追究到相關售假的責任人。而就算被抓住,相比利潤而言,違法成本低很多,導致不少人繼續造假賣假。
除了這些專門造假的人外,還有一些涂料企業“以假充真”。某進口品牌代理商介紹:“中國有2萬多個涂料制造商,但大多數是沒有品牌的,為了達到銷售的目的,他們只有把產品包裝成名牌,以假充真。”
一些“知假買假”的人也刺激了涂料造假行業的發展。據介紹,一些為降低成本獲取最大利潤的游擊隊或者工長,在替業主代買涂料時會要求購買假涂料。而在工裝市場,一些人會要求“要便宜點的品牌貨”。還有業內人士認為,有些代理商可能嫌品牌涂料商給的利潤薄,隨著房租、人力等各項成本的上漲,“掙不到錢的代理商就有可能作假,比如10桶里摻一桶假漆,以降低成本。”這些都直接導致了造假行業的猖獗。
除了造假者直接冒充品牌產品外,還有一些制假者故意模糊與品牌產品的界限。如“升級***”、“英國***”等,或者商家在品牌名前加字、減字等,遇上“迷糊”的消費者就會將它們當真品買回家。
消費者對于涂料知識的一知半解也給售假者提供了生存空間。據介紹,不少消費者對于涂料的知識欠缺,盡管購買品牌產品,往往連品牌產品的基本性質都不懂,“就很容易被工長或賣方忽悠”。而圖便宜的心理也給造假者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企業打假遭遇無奈
為了維護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各個企業在防偽上做足了工夫。多樂士方面相關負責人向京華家居記者介紹,目前正在對現有的防偽標簽進行升級改造,增加更多的防偽功能,并新增了電話查詢真偽的方法。同時,他們也在嘗試對包裝桶進行升級改造,增加造假者的難度,進一步加大防偽力度。立邦中國區公關總監吳佳倫也表示,立邦方面除了提供網上、電話等防偽途徑外,涂料桶上也有專屬真偽辨識碼,通過該碼可以判別產品應該在哪個渠道和市場出現,還可以辨識產品被查詢過多少次。如果該產品出現在不該出現的渠道或者查詢次數過多,就有可能有問題。
企業對經銷商的管控也很嚴格。立邦方面介紹,公司對不同的渠道銷售哪些系列的產品有嚴格要求,且在與經銷商的合同中有約定,如果侵害了立邦的商標權或售賣假貨,違約金將高達百萬元。多樂士方面也表示,與合作的專業物流公司、經銷商都簽訂有嚴格的合同,里面都有縝密的防涉假條款,并有專業的第三方調查公司對渠道內的店鋪進行秘密走訪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防止涉假行為。
還有不少企業專門成立了打假部門,工作人員經常四處去轉,發現售假就聯合相關部門執法。雖然成效不小,但有些時候也很無奈。據某打假人士介紹,在查店鋪售假時,即使發現商家售假,也會遇到商家的爭辯:“我不知道這是假的,我分辨不出來。”有的商家被發現售假后還“將軍”:“你們怎么不去抓造假的廠家啊?”而更多的售假情況很隱秘。商家只在店內擺上一桶假漆,意在告知那些想買假貨的人:“我這有貨。”這種情況下,即使被抓現行,由于數量很少,商家幾乎受不到什么懲罰。有的市場甚至在發現他們是企業打假人員后,禁止他們入場打假。“畢竟企業是沒有公共執行力的。”
根絕假冒需各方努力
針對生產銷售一條龍的假涂料市場,品牌涂料企業十分無奈。雖然每年做了很多努力,但“畢竟企業的能力相對有限”,他們指出,要根除涂料假貨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整個社會環境的努力。
業內人士向京華家居記者指出,企業的努力必不可少,但消費者的防范意識也需提高。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首先應對產品有基本的了解,并去規范的專業賣場購買產品,不僅可以保障產品的正規性,還能享受到相應的售后服務,如立邦專賣店可提供免費調漆和施工監理服務。還有人士建議,涂料用完之后消費者最好不要將桶賣給專門回收的人員,避免其流入假貨市場。
而對于一些建材市場而言,業內人士建議可設置相關措施防止商戶售假,如一旦被發現售假采取嚴厲措施,或公布商戶誠信榜,將“售假”信息公之于眾,與品牌涂料廠商的打假部門合作而非“對抗”。
在法律方面,增加造假售假者的違法成本,一經發現即嚴懲,使其沒有利潤可圖,可大大威懾造假售假者。
上一篇:
2011新型建筑防水涂料熱點觀望與應用
免責聲明:好家網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網友投稿,為使訪客獲取更豐富的信息,本網站只負責收集整理并展示,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信息的真實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