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家居市場現狀分析一
回顧上半年家居市場冷暖 發現四大現象
2011年已經過半,在空前嚴厲的樓市調控大背景下,伴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家居賣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它們的日子好過嗎?回顧上半年的賣場冷暖,共同感受家居行業脈搏。
我們看到,一些賣場無力支撐,黯然退出市場,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家居賣場繼續高舉擴張大旗,迅速跑馬圈地,不禁讓人感慨市場的變化莫測: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適者生存是亙古不變的法則,特別是在上半年市場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家居賣場的經營多少顯得有些吃力,即使走在擴張之路上,也難免遭遇“意外”,居然之家撤掉了杭州鳳起路店、歐亞達拒降租“被停業”;“洋超市”的境遇更顯尷尬,家得寶退出北京市場,樂華梅蘭大郊亭店歇業。與此同時,經銷商飽受租金上漲、成本上升、業績下滑等多重因素的困擾,艱難度日。
2011年已經過半,在空前嚴厲的樓市調控大背景下,伴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家居賣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它們的日子好過嗎?回顧上半年的賣場冷暖,共同感受家居行業脈搏。
現象一:品牌經銷商或撤店或停業重裝
“市場不好,日子不好過。”相信是很多家居品牌經銷商上半年以來最深的感觸。不久前,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即使是京城知名的家居賣場同樣客流稀少,看上去很蕭條。經銷商表示,近幾年賣場租金水漲船高,整體銷售卻持續下滑,開店數量與銷售額增長不成比例。很多經銷商都在努力嘗試改變現狀,選擇停業裝修,“與其慘淡經營,不如采取 ‘舊店換新顏’或許能刺激顧客的新鮮感和購買欲望”一位經銷商不無感慨的說道。相比重新裝修,經銷商撤店之舉更顯無奈。租金上漲、生意冷清、成本上升…… 市場銷售的疲軟導致許多商戶被迫撤店。經過搜狐記者的調查,上海一些家居賣場里已有多家商戶撤店。調查得知,樓市蕭條、家裝市場不景氣、不斷上漲的原材料以及人力、運輸、租金成本,讓經銷商苦不堪言,不少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跟不上,無奈撤店。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企業出于自身發展考慮,選擇自建獨立店。無論是哪種原因,撤店都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現象二: 家居賣場逆勢擴張 加速布局
上半年,家居賣場過的不好,這是不爭的事實。樓市調控、市場飽和、競爭激烈……但擴張的步伐卻此時絲毫沒有減慢。
居然之家在2010年新增12家門店,市場低迷的2011年目標則是新增門店14家。近幾年擴張迅猛的歐亞達家居,其遠景目標是“三年內坐三望二,五年內向行業第一發起沖擊”,以每年10余家賣場的速度在全國擴展。
3月5日,京城最古老賣場城外誠家居廣場對外宣稱,今年賣場規模將在原有營業面積基礎上,再擴大5萬平方米中式古典家具的新展區,至年底營業面積將達30萬平方米。
繼5月份在云南開店后,6月15日,紅星美凱龍二七項目奠基儀式在德潤·黃金海岸工地舉行。此次開工建設的新店址,將采用紅星美凱龍第八代商場最新理念, 6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建設規模近30萬平方米的巨無霸體量,逾20億元的總投資額,將成為鄭州乃至中原首屈一指的旗艦級家居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