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裝修心態一
修易上當的3種心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裝修旺季,不過由于消費者普遍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因此很容易被部分不法裝飾公司迷惑而上當受騙,其中各有不同。下面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哪幾種心態最容易上裝修公司的當。
輕信不實廣告:很多去消協以及家裝協會投訴的消費者,其投訴理由之一就是裝飾公司廣告如何如何好,使他們選擇了這家公司,但實際上名不符實而上當受騙。因此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任何公司做廣告都要請專業人士來策劃包裝,可以說,任何廣告都會宣傳對商家有利的方面。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選擇裝飾公司時,不僅要看廣告,還要對廣告內容的實在性進行考察,如果符合實際就可以信,否則就不要信。
輕信熟人介紹:盡管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仍是屢見不鮮。有些消費者在家裝中托朋友、找熟人,最后裝飾公司來個“殺熟”,不但價高、質差,而且還拖延工期。一旦發生糾紛以后,熟人、朋友也不管用,消費者非常被動。
因此,消費者在裝修時盡可能不找熟人、朋友,在洽談時把裝修預算和設計都確定下來。如果要用熟人推薦的裝飾公司也可以,但要辦理正規的手續,合同、預算、圖紙一樣也不能少,否則就會出現問題。
盲目相信所謂“大公司”:有幾類公司最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一是打著國家一些大建筑裝飾企業牌子的公司;二是信口吹噓自己是國家資質一級、二級的公司;三是在廣告中“自封”的大公司。消費者在找這些所謂“大公司”時通常要吃虧,因此在確定裝飾公司前,一定要看這些“硬件”:營業執照、資質證書,而且要看原件;如果是大公司的下屬部門,一定要看法人委托書原件;別相信復印件,因為被投訴的公司中相當一部分是冒用、假造別人營業執照、資質證書的;還要看其營業場所規模如何、從業人員的素質怎樣。有了這些保障,那些所謂的“大公司”就會露出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