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欲收購奔騰電器
飛利浦欲收購奔騰電器外資覬覦小家電市場
分頁模式導讀:作為全球老牌的消費電子企業,飛利浦一邊在中國市場陸續退出顯示器、手機、彩電等領域的競爭,將品牌經營權租售給中國企業,一邊又在積極收購奔騰電器加強其小家電業務。
5月4日,我要好家網記者從可靠渠道獲悉,“飛利浦將收購位于上海的奔騰電器公司,充實其在中國小家電領域的競爭力。”
如果此次收購完成,將成為繼法國SEB(賽博集團)收購中國炊具大王蘇泊爾后,中國小家電領域又一次跨國并購。近年來,被視為“中國家電業最后一塊利潤奶酪”的小家電市場,被外資家電巨頭所覬覦,而美的、格蘭仕、九陽、愛仕達等國內小家電企業在市場正遭遇發展新瓶頸:從小到大容易,從大到強艱難。
飛利浦借道奔騰
據來自奔騰電器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透露,飛利浦的財務審計人員已經進駐公司,集團董事長劉建國已經在內部會議上宣布了此事,不過目前雙方還未就收購內容、金額、控股等細節達成共識,仍處在談判博弈期。
從家電代理商到小家電零部件供應商再到OEM制造商,劉建國最終開始了自主品牌運作,一手創立的奔騰電器,主要以生活類和個人護理類小家電為主。在短短幾年內迅速以品牌化運作,借助經銷商網絡,迅速躋身國內電磁爐、電飯煲、電壓力鍋以及飲水機、剃須刀、吹風機等產品的主流市場行列。
飛利浦作為全球老牌的消費電子企業,近年來逐步退出傳統消費電子領域的競爭。不過,在剃須刀等個人護理小家電以及榨汁機、吸塵器和空氣凈化器等生活小家電上均擁有不錯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認知度。
上述奔騰內部人士透露,“飛利浦向奔騰提出收購意見,主要是看中奔騰在生活小家電上的競爭力以及在上海的那塊地和成套的小電生產制造能力。”不過,劉建國則希望以奔騰的品牌和全國性的營銷網絡作為主要資產出售給飛利浦,目前雙方還未就具體的收購內容和金額達成共識。
接下來,雙方將會圍繞全面收購,或者是飛利浦控股或參股等三種形式展開談判。不過,我要好家網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奔騰集團旗下的奔騰電工曾向福建的新華都集團以32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19.9%的股權。今年4月,飛利浦則清空了其所持有的全部TCL集團股份,意在強化其面向醫療健康和照明業務的戰略轉型。
小家電的瓶頸
近年來,飛利浦在全球范圍內逐步弱化淡出消費電子業務,在相繼出售其芯片業務、移動電話業務、半導體業務、液晶面板業務后,又于2010年出售其中國電視機業務。對于此次收購奔騰電器的最終目的,到底是欲強化其在中國小家電市場的競爭力,還是另有所圖?就這一問題,我要好家網記者電話聯系了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集團傳訊總監張彤華,張彤華表示,“沒有聽說過,沒有信息可以透露。”
隨后,我要好家網記者又致電奔騰電器總裁張勇濤,欲就飛利浦并購奔騰一事了解情況。張勇濤的手機一直處在無人接聽狀態中,對于記者的采訪要求,張勇濤短信回復為:“適當的時候再聯系。”
對此,中國家電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認為,“出售小家電業務符合劉建國的利益最大化追求。當年,奔騰在中國小家電領域以一匹黑馬的姿態成長。不過,當前在國內小家電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條件下,以奔騰電器現有的企業實力、產品布局和品牌影響力,完成從0到10的積累會很順利,但實現從10向100的突圍與轉型卻很艱難,必須要獲得更大資本和更多技術驅動力。”
當前,中國小家電業形成了以美的為代表的全能型選手和以九陽、蘇泊爾為代表的專業型選手。不過,近年來隨著美的在小家電業全方位的崛起,蘇泊爾等專業型選手也面臨著向全能型的轉型和擴張。與上述兩類企業相比,奔騰電器既不是專業型選手,也不是全能型選手,其主營的生活電器在市場競爭中仍顯單薄。
洪仕斌指出,就奔騰電器現有的業務布局和競爭力來看,如果僅憑自身的力量很難支撐企業長久發展,甚至還面臨著崩盤的風險。不過,牽手奔騰電器到底能否挽救正走下坡路的飛利浦小家電業務,前景并不明朗。
“不過,劉建國的奔騰電器現在賣給飛利浦,至少可以賣個好價錢,飛利浦小家電整合結果如何就不重要了。”一位接近劉建國的小家電業內人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