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心地價上漲110%,房價未必跟著漲
昨日,廣州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基準地價更新成果聽證會在廣州大廈舉行。據悉,擬公布的2010年7月1日基準日的新一輪基準地價,中心城區商業、居住、工業用地基準地價平均價格水平分別為10297元/平方米、3364元/平方米、692元/平方米。商業用地上漲64.3%,住宅用地上漲110%,工業用地小幅上漲2.7%。這一標準經過修改呈報給市政府后將于年底實施。
2004年以來廣州已先后更新公布實施了4次基準地價。本次基準地價更新成果涵蓋廣州市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云區、黃埔區、番禺區、花都區、南沙區和蘿崗區所轄范圍。
2009年7月1日基準日的上一輪基準地價,廣州中心城區商業用地平均價格為6267元/平方米,住宅用地為1599元/平方米,工業為674元/平方米。
市國土房管局表示,中心城區因具有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以及“三舊”改造相關政策的影響,土地取得成本較高,因此基準地價水平高于花都、番禺、南沙等外圍地區。
影響
基準地價上漲房價未必跟著漲
許多人誤認為,基準地價的上漲會引起房價的上漲。對此,專家特別強調,土地的成交價格是由拍賣來定的,與基準地價沒有關系。基準地價此次擬漲64.3%,但也只有市場成交價的7成而已。而房價更是與基準地價的上漲沒有關系,因此,市民無需恐慌。
房改房要補交更多土地出讓金
基準地價的調整和市民密切相關的是,市民在出讓一些未補交地價的房改房時,基準地價將作為補交土地出讓金的依據。此次住宅基準地價平均擬上調110%,就意味著要補交更多的土地出讓金了。
拆遷補償與基準地價不直接掛鉤
另外市民都十分關心的問題是,日后拆遷的補償是否與基準地價對接?對此,市國土房管局則表示,兩者不可直接掛鉤。拆遷補償還要考慮地上覆蓋物等因素,基準地價是國有土地價值的體現,而具體拆遷補償也需要拆遷方與被拆遷人的溝通。
專家意見
基準地價要不要跟著市場走?
聽證會上,市國土房管局發言人陳述完更新成果后,在座的專家學者對這次基準地價的更新給予了肯定。
對比北京、上海等城市,廣州的基準地價更新時間很快,而且成果經過了大量的實地調查,具有科學性而且很豐富。
但在基準地價是否要跟著市場走問題上,專家意見有分歧。社科院數量經濟研究所所長歐江波強調,基準地價的真實性尤為重要,不要讓基準地價承擔過多的社會責任,需謹慎對待,使基準地價不斷趨于真實。市政協委員曹志偉則指出,基準地價不應跟隨市場,因為政府與市場的職能不同,基準地價應該作為國家的宏觀調控手段。
市人大代表林永亮則認為,本次基準地價更新成果的數據反映的是以往市場的狀態,未必是未來的市場發展趨向和態勢,因此要更多地說明和解讀數據來源的依據,希望在公布的時候對基準地價的增量作一個詳細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