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種乳膠漆的施工缺陷的防治(二)
⑤刷痕
特征:乳膠漆中水分揮發后,涂料來不及流平,就已成膜,因而留下刷子的痕跡。
導致原因:
a.涂料的施工黏度過高,或稀釋劑揮發速度太快。
b.選用的毛刷太小,刷毛過硬,或因毛刷保管不善造成刷毛不齊或干硬。
c.基層或基體對涂料的吸收能力強,涂膜干前不宜均化,涂刷困難。
解決方法:
a.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
b.基層不能太干燥。
c.調整涂料施工黏度,選用配套的稀釋劑,最后一遍涂飾時采用的乳膠漆應稀一些。
d.采用質量好的或先進的施工工具。例如,用毛刷或進口輥筒施工,也可采用噴涂施工,以消除刷痕。當然刷痕與施工溫度、濕度也有關。
e.刷痕完全干燥后,用砂紙輕輕打磨平整,清除揩凈浮塵,再施涂一遍涂料。
⑥粉化
特征:涂飾后的漆膜變成粉狀漆面。
導致原因:
a.涂料樹脂的耐候性差。
b.施工環境及底材溫度低,成膜不好。
c.稀釋水過量。
解決方法:
a.將粉化物清理干凈。
b.墻面溫度低于8℃不宜施工。
c.稀釋水用量要適宜。
d.建議涂刷兩層耐候性較好的內墻涂料。
⑦流掛(流墜、流淌)
特征:垂直面的涂料下流聚結成厚膜,形成眼淚狀或波紋狀現象。
導致原因:
a.施工表面太光或凹凸不平,在凹處有積油。
b.稀釋水過量,涂料黏度太低。
c.涂膜厚度,一次涂刷過厚。
d.噴涂施工中噴涂壓力大小不均,噴槍與施工面距離不一致。
解決方法:
a.用砂紙打磨墻體表面,以增加附著力。如果是基層,凹凸不平,應盡量使基層平整,磨去棱角。刷涂時,用力刷均。
b.稀釋水按比例加入,避免過度添加。
c.多涂幾次漆,每次施要薄涂。
d.噴漆施工中,調整空氣壓力機,使壓力均勻,噴槍嘴與施涂面距離調到足以消除此項弊病,并應均勻移動。
⑧長霉
特征:漆面有綠色毛似的霉菌生長。
導致原因:
a.墻面及環境潮濕,建筑排水系統和防雨設施不好物體表面不干凈。
b.施工表面粗糙多孔,易滯留不潔物助其生長。
解決方法:
a.用高壓水沖洗污染區域并以人工洗刷后,用去霉水清洗。
b.選用防潮的乳膠漆。
⑨起皺紋
特征:漆膜形成起伏不平的現象。
導致原因:
a.一次裝飾過厚,未干透或黏度太大,由于外干里不干,表面收縮所致。
b.底層漆未干透即厚涂兩層漆。
c.干燥時溫度太高。
解決方法:
a.每遍施工要均勻涂薄。
b.底層漆干透后即涂第二遍漆。
c.適量增加稀釋水。
d.高溫、日光暴曬及寒冷、大風的氣候不宜涂刷,同時涂料中應加適量催干劑。
⑩起層(咬底)
特征:上部漆的稀釋水將底層漆軟化膨脹而掀起的現象,即面層漆侵害底漆。
導致原因:
a.底層漆未徹底干透,表面的稀釋劑溶脹下層底漆,使漆膜收縮起皮。
b.涂刷兩層涂料操作不迅速,反復刷涂次數太多。
解決方法:
a.底層漆要徹底干透,按規定時間重涂,同時,底漆和面漆要配套使用。
b.涂刷時應技術熟練、操作迅速、準確,反復次數不宜過多。
c.應將涂層全部鏟盡,待干后,再重新進行涂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