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陷阱要謹慎 裝修公司先低價后增項
先是被一家裝修公司的“誠意”所打動,后將新房交給該公司裝修,不想卻落入“合同陷阱”,裝修公司半路摞挑兒。程先生請來從事裝修、環保和消防工作的人士,給自家新房裝修“打分”,結果是多項工程不達標。
據程先生介紹,他剛拿到新房的鑰匙,一個裝飾公司的工作人員便打來了電話毛遂自薦,希望程先生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之后,該公司經理不斷打來電話,雙方見面后,該公司經理說服了程先生,選擇由他們公司負責裝修。
該公司與程先生簽訂了《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確定以18702元的價格承包局部裝修,程先生預付了60%%工程款。可在工商部門統一制式的合同附表上,裝修材料明細表并沒有列出各種材料的數量和單價,自制的預算明細中,一些材料費也只列上了預收費用。但在最后一頁不太顯眼的小字說明卻暗藏貓膩,諸如水管收費按每米55元計算;吊頂內、墻外走線每米20元,墻內走線每米30元計算。據程先生介紹,家里僅走管線就花了5000余元,而根據當初簽訂的合同,自己只需付2000元,即便超支也不會太多,如此價格差異讓人無法接受。7日,該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解釋,管線之所以這么貴是因為包含了風險費,至于風險是什么,他沒有確切說明。
按照合同規定,工程11月2日開工,12月17日完工,可面對公司不斷“補錢”的要求,程先生提出了質疑:自己預付了一萬多元的費用,足夠支付材料費,如果全部付清,擔心工程質量難保。該公司聽到這種答復,竟然不聲不響地在12月5日開始停工。
7日,程先生找來了從事裝修、環保和消防工作的三位人士,現場給自己的新房“打分”。據裝修行業人士介紹,承包公司沒有提供設計圖紙,走線管埋管超出墻面三毫米,天棚扣板也沒有使用合同確定的品牌。據消防部門人士介紹,該公司對居民家天棚使用的木板,防火漆全部被刨掉,各種走管也都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防火標準,用料屬劣制品。而環保部門人士則指出,該公司各種漆料開蓋使用也破壞了居室環境。
程先生被這些評判驚呆了,他電話聯系上了承包公司的負責人,并與他當面交換了意見,表示要中止合同,退回預交款余額。該承包公司負責人卻說:“愿意上哪兒告上哪兒去,一分錢也不退”。
隨著越來越多的裝修投訴,裝修的黑幕也被一樁樁的曝光出來。不少消費者也開始關注這方面。為了避免蒙受損失,介紹幾個最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