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網:家庭裝修過程最重要
以下幾個裝修過程中的重點你有沒有抓住呢?
核心提示
在做完裝修前期的準備工作后,菜鳥終于要進入實操的階段。如果以為選了家知名家裝公司,買好了建材,裝修便可以高枕無憂了,那可大錯特錯了。其實,前期的準備工作還多是停留在理論層面,那實操則更考驗消費者的應變能力了。如何識別偷工減料?如何選購建材?如何才能避免施工過程中的種種陷阱?
建材采購、安裝的順序怎么定?
在裝修過程中,很多消費者會自己采購櫥柜、瓷磚、地板、衛浴等建材產品。一來讓空間設計更符合自己的要求,二來也避免不良裝修公司從中牟利。
很多材料在裝修工程開工前可以提前購買,不少大賣場也時常會推出提前訂貨優惠活動。但要提醒消費者的是,如果你對空間設計沒有很明確的要求,還是在與設計師溝通后再選擇建材產品,有利于保持空間風格的整體性。當然,如果你的空間設計想法多多,提前購買則能節省一些成本。
一般建材產品的購買時間最適合在整體拆除工程完畢以后,此時空間的主體結構大致確定,瓷磚、地板、櫥柜等的位置都很明確。明了每個空間確定的面積,購買建材產品也能更好地控制購買的數量。
“盯工程”,哪些環節容易偷工減料?
裝修過程中,不良的裝修公司往往會趁你不注意時“偷天換日”,將原先的材料換成其他牌子,或者在施工過程中不規范操作,導致裝修問題出現。容易出現偷工減料的環節有以下幾個:
1.接駁電線。接駁電線是裝修中最容易偷工減料的項目,一般電線都是成捆采購,在鋪設某一條線路后有剩余材料,不良裝修公司會用來接駁使用,以圖節省材料。另外,強弱電要分開,如果兩者靠得太緊,網絡、電話等弱電系統容易受到干擾,影響日常使用。
2.墻面刷漆。大面積墻體刷漆,在保證夠用又不浪費的情況下,對油漆用量的斟酌十分重要。建材店調完顏色的油漆,在施工現場還需加入清水等進行現場調試。如果一次刷漆不夠,勉強再調試補救,往往容易造成前后的色差。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重新調配再刷一遍。
3.防水工程。防水工程如果沒做好,入住后可能出現墻體發霉、漏水等情況,甚至可能影響樓上樓下的鄰居。衛生間防水建議不要僅僅做1.5米,而要做到頂部,防止滲水。另外,衛生間防水做完后,一般要經過48小時的漏水試驗,最好在驗房之前做好測試。
4.瓷磚鋪貼。瓷磚空鼓、脫落、地面不平整也是偷工減料的一大后果。質量差的瓷磚以次充好,很可能導致防滑、防水的性能減弱,甚至出現變形、開裂的現象。
5.接縫修飾。從接縫處理的細膩程度可以看到施工隊伍的責任心。例如在門與墻面的交界處,在刷漆時,一般需要在門與墻面接觸的邊上貼上膠帶,保證刷漆過后交界處依然平整美觀。
遇到“加價”的“潛規則”,怎么辦?
這是裝修動工過程中,多少容易發生的問題。有一種情況是更換材料。此時,消費者要警惕這可能是裝修公司的消費陷阱。當裝修公司提出更換材料品牌要求時,消費者最好先到市場或通過網絡途徑了解產品前后的價格差別,以及要更換的材料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在確定更換品牌后,要求裝修公司提出書面原因和產品價格,防止受騙。當然,市場貨品更新快,也可能存在訂不到貨、產品升價等情況,消費者也應該諒解裝修公司的難處。為了安全起見,消費者也可以跟隨裝修公司一并到市場選購材料,明確更換的產品貨真價實。
裝修過程向業主追加費用也是一大潛規則,很多裝修工程往往會超預算,在10%以內屬于正常浮動。當施工方要求追加費用,消費者切勿急于動怒,而要問清楚所加費用用于何處,如果用處合理,則再擬書面加價協議。要切記,無論是材料更換,還是中途加價,消費者應當與裝修公司簽訂書面協議,如果出現問題,也有維權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