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環保風暴來襲 家居業將迎哪些巨變?
近日,北方多省市發布污染紅色預警,霧霾整體籠罩北方多省市,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同時,家居行業的壓力也與日俱增,隨著近一個月中央督察組的環境整治工作馬不停蹄的進行,迫使大量企業停產限產,而目前全國各地多家家居廠商已發布停產通知。
多省市家居企業被迫關停 家居市場面臨嚴峻考驗。
北京:1200多家企業停產限產。
廣東:掀最嚴環保整治風暴!佛山53間無證無照企業被取締,順德區一共刑拘了6人,31人被帶走調查。
成都:發布廢氣污染源重點監控企業名單,全友、明珠、雙虎在列。
紙箱包裝關停,不銹鋼關停,拋光關停,五金制造關停,涂料關停……反正手續未完善的,有污染的,全關停!上游供應商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這種情況下渠道貨源收緊,斷貨后的新一輪漲價風波或再次襲來。而漲價將帶來的一系列影響還未可知。
短短半個月時間,全國數千家工廠被關停,很多剛走上創業之路的老板,被推向死亡邊緣。檢查、停產、整改、質疑、道歉、喊冤……“對企業上下震動都很大,我們心都很亂,搞慌神了。”一家家居企業的負責人這樣告訴我們,現在只能盡快完成改造,恢復生產。
企業利益為先 政府監管勢在必行?
而另一方面,“環保歷史欠賬太多,執法難度很大。”環保部華南督查中心副主任稱,多數家居企業起步較早,在環境監管較弱或者沒有監管的環境下發展起來,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治污工藝和裝備落后,導致監管難度很大。企業錯綜復雜的管網,給環境監管和執法取證造成困難。
在佛山,督查組向佛山市政府給出了第一階段重點排污單位現場檢查情況反饋。104家被檢查的重點排污單位,近六成有違規行為,而當中不乏佛山知名企業甚至是上市公司。“私設暗管”、“閑置治理設施”、“廢水直排”,不少企業被查出這些此前僅在小作坊、小工廠曝光的問題。
而更激進的人認為:霧霾肆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我們常常聽說的那些因素,而是因為環境監管體制存在各式各樣的漏洞,企業節省成本,燃煤、工業排放、機動車等廢氣污染治理設施停止運行(尤其是夜間的偷排、直排!),導致大氣污染物實際排放量與理論排放量比較,成十倍幾十倍的增加,大大超過了環境的自我凈化和擴散能力。
這樣的背景下,一些企業老板寄希望于地方政府會放松環保監管,給企業以喘息之機。但是,這一次實體企業可能失算了,政府在企業排污方面表現得絲毫沒有通融的余地。動用無人機檢查,抓捕環境違法嫌疑人,甚至直接推平工廠等駭人聽聞的消息震懾了工廠老板們的心靈。
北方五省、四川的嚴重霧霾給全國敲響了警鐘。如果再不抓緊治理,就不是經濟的問題了,而是危及生命健康的問題。這次的環保風潮來得尤為猛烈,似乎以后的環保監管也不可能松動。
環保節能減排是整個大環境發展必經的路途,無論是政府督查部門的不留情面,還是企業在利益驅使下“要錢不要命”,其發展的核心都是家居企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從長遠角度來看,在環保整治風暴下能夠存活下來的企業,在自身的規劃布局上必定要進行轉變,加強品牌建設,努力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