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行業陶瓷:產業轉移不要污染要低碳
被稱為“三高”行業的陶瓷業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全國范圍的產業轉移擴張,廣東東鵬陶瓷董事長何新明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轉移不僅僅是簡單地把生產設備、生產線搬過去,而是引進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進行低碳生產。
以往,陶瓷產業由于對原料、能源、土地等資源消耗巨大,而被外界界定為“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行業,成為經濟發達地區淘汰、搬遷和限制發展的產業。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科學發展觀成為近年來陶瓷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所在。低碳生產對于相對高消耗、高排放的建陶行業而言,尤其意義深遠。
東鵬是陶瓷行業率先事實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的企業之一。目前,東鵬已將佛山的生產基地轉移至山東、江西、湖南等地。據何新明介紹,新的生產基地采用了更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進行環保、節能和輕型化的生產,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企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目前,陶瓷產品科技含量在增加,產品品位在提升,對社會的貢獻也在提升”。何新明說。
針對留在佛山本地的生產基地,何新明介紹說,通過在該基地設立研發中心,對已有的生產線進行全面升級并進行技術改造,提升了企業的產品開發和設計能力。“沒想到,我們也成為意大利陶瓷企業的山寨對象”,何新明向記者介紹了一段參加國際陶瓷博覽會看到的趣聞。
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意大利、西班牙的陶瓷企業失去了往日的風光,產量回到了20年前。與此相對比,國內陶瓷行業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實現了成功突圍。2009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日用陶瓷企業產量完成204.66億件,比上年增長了30.6%。“很多意大利瓷磚廠等著中國企業購買”,何新明認為,中國陶瓷企業走向國際的時機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