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清貨促銷 廣州一手房成交漲一成
專家認為,房地產政策應疏堵結合,通過增加房屋供應調節市場。信息時報記者 徐鳳攝
信息時報12月17日訊繼上周環比上漲6.17%之后,廣州一手房成交量在本周繼續上漲。最新數據統計顯示,12月6日~12日,廣州樓市呈現“量升價微跌”的跡象,十區兩市204個項目網簽共1470套住宅,環比大漲11.0%。
連續兩周成交回升,讓不少人猜測廣州樓價將開始回升。對此不少業內專家表示,兩周數據不足以作為判斷樓市回暖的依據,“廣州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影響剛剛開始,明年樓市依然不容樂觀。”
數據
成交觸底反彈 均價1.2萬/平米
穗版調控細則出臺后,廣州一手房周成交量呈現持續下滑的態勢,最低點為11月22日~28日,僅成交1134套,簽約面積為127971平方米;成交均價一度跌破1萬元/平方米的關口,創新政后成交量新低。但最近兩周,廣州一手房成交量呈現出“觸底反彈”的跡象。
據統計,11月29日~12月5日,廣州十區二縣市共有208個項目網簽1204套住宅,環比上漲6.17%。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廣州十區二縣市共有204個項目網簽1470套住宅,環比更是上漲22.09%。在成交價格方面,一手房成交價格仍在高位震蕩,維持在1.2萬元/平方米左右,這是廣州全市在新政出臺后住宅成交套數首次連續兩周上漲。
中地行統計數據顯示,12月6日~12日,廣州十區二市一手住宅成交面積為16.66萬平方米,環比前一周上升17.8%。從各區情況看,雖然全市整體成交面積上升,但數據顯示,主要成交量來自于周邊樓盤,其中番禺和花都成交量最大,環比前一周分別上漲了137.16%、56.99%,增城、從化也基本保持成交。
均價方面,在政府多重政策疊加調控下,廣州十區二市一手住宅成交均價繼前一周回升后,12月6日~12日均價有所回落。中地行數據顯示,上周全市成交均價跌至11878.37元/平方米,環比前一周下跌5.29%。從各區情況看,成交價格均呈現輕微調整,但總體保持平穩,變化不大。
房企
清貨促銷、調控政策淡出是主因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少房企表示,進入12月以來,其旗下多個樓盤確實呈現成交量略有回升的現象,但多屬于清尾貨的樓盤。據記者了解,進入12月,多個樓盤打起了“促銷優惠牌”,以清尾貨的形式,銷售價格每平方米猛降1000元以上,個別樓盤的一手房價甚至低于同樓盤的二手房價。
某品牌上市房企向記者坦言,進入12月以來,由于上交年報表的時間逐漸臨近,銷售壓力逐漸增大,為了能讓報表“好看”,不得不最后沖一下業績,采取一系列讓利優惠措施,來吸引有潛在購房需求的買家入市,“這也是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上周熱銷的中海金沙灣資料團購論壇二手)相關負責人表示,熱銷的主因除了區域利好因素外,還有近期調控政策淡出、購房者觀望情緒減弱等原因,直接導致了成交量的回升。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周廣州成交量止跌站穩,并連續兩周成交量反彈,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年關將至,大多數開發商為沖刺銷售業績,大打“優惠牌”,降價促銷,甚至有樓盤打出“減十幾萬元”的購房優惠來吸引買家;二是農歷新年前是婚房交投的旺季,拉動了部分樓市成交量;三是在CPI持續高企的情況下,房子被視為最抗通脹的投資,吸引了一定量的保值抗通脹資金的進入。
專家
近期成交回升并非樓市回暖前兆
近兩周廣州一手房成交量持續回升,引發了不少“廣州樓市開始回暖”的猜想。對此,業內專家表示,近期成交量回升是開發商年底促銷所致,不能以此來判斷樓價將要回升。
中地行發展研究部總監吳榮超認為,在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業的表述中,中央雖然主要強調未來住房的保障,但在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前提下,調控政策仍會延續,對房地產業的調控將會穩步推進。因此樓市能否回暖,仍需要時間觀察。
地產經濟學家鄧浩志認為,目前廣州和全國的情況都有些類似的地方,就是有跡象顯示,新政的影響在加速消化,部分城市已出現了成交量反彈、觀望情緒減弱的趨勢,“這里隱藏著幾個信息:一是目前住宅市場供求矛盾仍然突出,由于通脹居高不下,仍有大量資金在尋找投資途徑;二是住宅市場如果不切實增加供應,只要地方限購等臨時性措施取消,樓價還會出現報復性的反彈;三是機構投資者已在有步驟地撤出住宅市場,而逐步轉戰商用物業市場,目前仍積極投資住宅市場的極有可能是一些個體投資者;四是中央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最終一定會起效,最后承受樓價下跌損失的極有可能是那些盲目跟風的個體投資者。
滿堂紅研究部主任沈銳培認為,明年的房產調控依然會從嚴,樓市依然比較嚴峻,“但不能忽視的是,由于目前市場資金充裕,潛在的投資需求稍有不慎就會全面爆發,這很考驗明年的房地產調控。因此,在房地產政策上應疏堵結合,增加房屋供應,讓房屋回歸居住價值。”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