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紅木家具選購 謹防假冒紅木
2013年6月12日,新的CITES公約正式實施,該公約中將7種紅木樹種列入管制名單。而近日,越南紅木出口又提稅200%。多重壓力之下,紅木原材料漲價勢在必行。業內人士認為,紅木原材料漲價已經反映到終端零售市場,促使紅木家具價格走高。近年來,紅木原材料的進口量逐年攀升,但受制于大環境因素,其終端零售市場表現不溫不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很多小型紅木企業,因靠摻假的投機性為手段的經營方式,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命運。排名前十的企業所占比重尚不到整個市場1%的紅木行業,正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
除了木材出口國的貿易壁壘,紅木原材料還將遭遇國際公約的管制。今年3月,第16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CITES公約)締約國大會在泰國曼谷召開。此次會議上,CITES公約將我國國家標準GB18107-2000《紅木》所列的33種紅木樹種中的7種列入管制物種。
相關資料顯示,此前便已有5種紅木樹種被列入CITES公約管制物種。此次會議除了在附錄中保留了原有的檀香紫檀外,還新增了交趾黃檀和中美洲黃檀紅木樹種,而此前列為附錄的微凹黃檀、伯利茲黃檀和盧氏黑黃檀升列至附錄。巴西黑黃檀,則依舊被列入附錄。該公約規定,附錄內物種禁止商業性國際貿易,附錄內物種則須有進出口許可證或者再出口證明書,方可進行國際貿易。
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副會長兼中國紅木委秘書長車暢說,被列入公約的7種物種中交趾黃檀、微凹黃檀、伯利茲黃檀和盧氏黑黃檀目前在紅木行業內使用的量較大。特別是交趾黃檀(老撾酸枝)尤為消費者關注,眾多消費者紛紛出手,爭相購入。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紅木家具春節銷售旺季的帶來,以及CITES公約的施行,交趾黃檀制成品的價格會持續走高。
筆者在大易紅坊看到,不少的消費者來選購。他們表示,之所以選購高檔紅木家具,一方面是近幾年的看漲行情,另外,作為一種稀缺的資源,這也是保值增值的手段。
適宜長期持有
不同于一般家具,紅木家具很多時候是作為藝術品來投資的,那么,在原材料大漲的現在,紅木家具還有沒有投資價值呢?
筆者在大易紅坊古典家具藝術鑒賞中心采訪時遇到了來選購紅木家具的消費者,他告訴筆者,他非常喜歡紅木家具,買來自己用的同時,也希望這些家具能具有投資價值,“手上的錢存銀行貶值,買房子限購,買股票不放心,買家具擺在那,跑不了。”
他說,自己的心態很好,也不指望漲得很貴,“反正家里裝修也需要家具,買一套歐式的沙發,好點的也要好幾萬元,用幾年壞了,買套紅木的,可以一直用,還可以留給兒女,多好。”
對此,大易紅坊古典家具藝術鑒賞中心總經理李波表示,紅木家具因為其原材料的稀缺性,價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他認為紅木家具在實用性上也很強,“使用越久越漂亮,你看明清的很多紅木家具現在還在用,只要不經歷火災戰亂,可以幾百年長久地保存下去。”“所以,收藏紅木家具,不能著急,手里有閑錢,買了放著,肯定升值。”他說。
注意假冒紅木
春節是紅木家具消費的高峰時期,在巨大的商機背會,不少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各種造假無所不用其極。越南黃花梨冒充海南黃花梨,奧氏黃檀冒充交趾黃檀,科檀冒充小葉紫檀,甚至把黑檀、紅檀等未在紅木國標中出現的木材也稱為紅木。尤其是現在收藏量最大的高檔紅木交趾黃檀家具,黃檀屬木材中交趾黃檀最為名貴,造假也名列前茅,各類紅酸枝被商家均成為交趾黃檀,以謀取更好的利益,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大易紅坊古典家具藝術鑒賞中心提醒您:選擇紅木家具時請認準品牌,同時,購買時一定要簽訂正式合同,并在合同上注明家具的具體材質,切不可泛泛以紅木二字來統稱或俗稱,一定注明學名。因為紅木的種類很多,差價可在十倍以上,若合同未能注明木材名稱,以后維權將會極其困難。
根據國家標準,紅木的范圍確定為5屬8類。5屬是以樹木學的屬來命名的,即紫檀屬、黃檀屬、柿樹屬、崖豆屬及鐵力木屬。8類則是以木材的商品名來命名的,即紫檀、花梨、香枝、黑酸枝、紅酸枝、烏木、條紋烏木和雞翅木等類別,市場上經常有一些不在這范圍內的木料,被商家打“擦邊球”來誘導消費者,例如所謂非洲、南美的“紅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