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網:深圳家具企業需打造彈性資金鏈
溫州,這座中國民間資本之都,如今風聲鶴唳,維系企業正常運營的資金鏈出現斷裂,從百姓、政府官員、地下錢莊、正規擔保公司直至銀行,無一幸免。雖然溫州企業主的跑路與家具行業風馬牛不相及,但由此引發了企業對“資金鏈”的恐慌也敲響了深圳家具行業的警鐘。
2011 年,在樓市的深度調控下,中國的泛家居行業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有專家預測,未來一年半,隨著房地產調控力度的進一步加大,中國泛家居行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與挑戰。尤其是現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產業外部驅動力下降,紅海競爭加劇,多數家具企業主務增長乏力,利潤不斷被攤薄,眾多中小企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現金為王”的今天,資金缺乏、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等問題最終將導致資金鏈的斷裂,而資金鏈的斷裂又將導致很多企業經營困難甚至破產倒閉。如何防范資金風險,維護資金安全,提高資金效益,成為行業重點關注的問題。“資金鏈暢通是企業生存最關鍵的問題。
被忽略的“水庫”建設
目前,很多家具企業都是“擴張模式”的積極推行者,認為企業規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敗之地。而他們往往忽視財務風險控制,這才是導致中國企業短命的主要原因。在中小家具企業中,大部分企業最關心的是市場前景、投資預算、銷售目標、利潤目標和人員投入,而對于風險管理和控制卻不夠重視。由于前期調研不到位,市場評估不準確,甚至計劃嚴重脫離實際,各項財務指標都容易超出企業的預期規劃,項目的資金投入也因計劃被打亂而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前期的計劃收入縮水,而后期的投入又需加大,資金鏈就往往容易斷裂。因此,企業應加強“水庫”建設,如同水庫蓄水和放水的調節功能,平時以務實的態度,謀求穩健發展,注重現金流的控制,以備不時之需。
任何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盈利。當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市場銷售收入相差不大時,成本的控制就成為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因此,降低成本是家具企業破冰求生的必由之路。特別是低附加值、投資回報慢的家具行業,成本控制尤為重要。
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標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必須制定相應的規范和程序,讓每個成本控制的參與者知道該怎么去做,要達到什么效果和程度,讓他們有方向和目標。
目前很多家具公司一步步制定了相應的控制標準,拿庫存來說,整理庫存、控制庫存、制定合理的庫存標準,這是最關鍵的。在環境好的時候給客戶備料,原材料會準備得非常充足,一旦形勢不好了,訂單量驟減的時候怎么辦?這些備料生產消耗不了,就形成大量積壓,這樣會占用大量的資金,但企業如果管理得好,則可以避免或者降低這些情況帶來的風險。對此,良木已經形成一套科學、完整的調度流程,由公司總部通過嚴謹的管理將所有原材料在各工廠之間調撥,使公司科學、有序地進行各個批次的進料,以此最大限度地擴大現金流。
細化各環節成本
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設計、生產、質檢、庫存,再到產品銷售,成本控制貫穿每一個環節。而每個環節的成本控制都必須從細微之處著手,企業大量的資金損失往往是由細節所造成的。所以,控制成本要從細節抓起,讓企業的每位員工都來關注細節,以防止一些不良事態的發生,真正把成本控制落到實處。科學、合理地進行“節流”也是控制成本的重點之一。大事化小,繁事化簡,科學調度,適度控制,短時間內可能沒有太大的效果,但良好的習慣養成后,控制成本的作用便會越來越大。
建立“水庫”保持企業的彈性
最大現金流不是說你手里有多少現金,而是企業應當定期盤點可用的資金,如企業的現金、銀行的存款、企業可抵押的資產,這些都可稱為“資金水庫”,必須保持一定的容量。如果一個企業資金鏈斷了的話,則企業所有的固定資產馬上貶值。在資金上我們必須掌握主動權才能防患于未然。
“其實所有企業除了應該建立‘ 資金水庫’之外,還需建立‘人才水庫’、‘設備水庫’、‘庫存水庫’、‘技術水庫’、‘企劃水庫’、‘產品開發水庫’等。只有在各方面都保留運用的彈性,才能保持經營上的充裕與安定,才能保證企業的基業長青。”
知識鏈接:松下幸之助——水庫式經營一旦下大雨,未建水庫的河流就會發大水,產生洪澇災害;而持續日曬,河流就會干涸。建水庫則可以使水量不受天氣和環境的左右,始終保持一定的體量。經營也一樣,經營者就像在高空走鋼索,隨時有摔死的可能。景氣時更要為不景氣時做好儲備,評估自己的實力,能載得動50 公斤,實載40 公斤就夠了,保留一定的后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