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大家談:悉數毛坯房裝修給全民帶來的8大罪狀
1、毛坯房的裝修時間持久難以控制。
噪音不斷,嚴重影響小區住宅的安寧,影響居民的休息。
2、毛坯房的裝修帶來的環境管治問題
如果一個住宅小區有500個住宅單位,那么這個住宅小區就等于500個獨立的小工地。原來可以是一個統一的大工地變成了500個分散的沒法統一管理的小工地。廣州某高校過去從1996年到2001年五年里有近200套宿舍陸續分配給教師,教師們花了近五年的時間去裝修。這五年來,這所高校到處都是工地,到處都是垃圾,受裝修影響,苦不堪言,可謂是家無寧日,校無寧日。
3、毛坯房帶來的安全隱患后果嚴重
由于是毛坯房,業主必須自行進行裝修才能使用。然而小業主絕大多數沒有裝修施工技術的常識,而為小業主裝修的基本上是進城的農民工。墻體的拆建,水、電、煤氣管道的安裝等等都沒有一個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政府有關管理部門可以說完全沒有可能也沒有能力進行安全質量方面的監督,放任自流,安全問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4、毛坯房帶來全民動手搞裝修,業態原始
文革前,人們除吃飯之外再也沒有多余的錢去購買家具、修繕房屋,那時候是全民動手、自力更生,自己打家具,搞裝修。幾十年以后,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沿海地區的部門城鎮居民收入甚至已超過世界富裕國家的平均收入水平,盡管如此,但仍然需要自己動手搞裝修。這種現象與農業社會時期農民自己動手蓋房子并無多大的區別。
5、毛坯房給社會帶來資源上的巨大浪費
一個有一定規模的樓盤如果統一完成精裝修,肯定能比各個小業主自己裝修要節省15%-25%的費用。2004年我國裝飾行業的年產值已超過1萬億,家裝占70%左右,如果以此數字來推算,這個浪費實在是太驚人了。
6、毛坯房令消費者投入的價值得不到兌現
目前,銀行和市場對商品房的價值評估只是以毛坯房作為基價+市場價值綜合作為評估的依據,而不對裝修的投入進行評估,換句話說:不管消費者在購得毛坯房以后投入的費用有多高,銀行在價值評估時也不會把這筆投資算在房子的價值評估里。
如果,商品房在首次出售時已完成裝修,裝修的費用就會含在商品房的樓價里頭,這一點,絕大多數的業主在購買毛坯房時都忽略了,等到業主要把房子出售的時候才發現,裝修的投入已打水漂了。這樣就令得消費者的投資得不到保障,最終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7、毛坯房誤導社會,誤導后代
業主往往誤認為毛坯房留給自己“個性化”設計的空間。甚至認為,只有“個性化”的裝修才能體現自己的“品位”和“價值”。殊不知品位是靠家具、家飾和藝術品來體現的。
8、毛坯房不利于和諧家庭,和諧社會
很多家庭夫妻為家庭裝修的瑣碎之事吵架鬧離婚,很多原本是相好的同事、鄰居,也因裝修所帶來的相互之間的影響而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