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造出實木地板 揭年末裝修建材選購黑幕
因為圖省錢,聽信了銷售人員的花言巧語,購買了一批“實木地板”,鋪好沒到一個月,就發現存在翹曲等變形現象,最后不得不重新選購再安裝。
近日,市民阿蝶訴說了自己的悲催遭遇。業內人士阿斌說,選購實木地板,除了注意厚度、穩定性、色差、油漆等,還應注意一些小技巧,“最重要的是不要貪圖小便宜”。
佛山某裝修公司部門負責人阿斌說,因為木地板價格不菲,很多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會精打細算,最后可能因為考慮成本而選擇一些處理板。“這些處理板,就是把出了問題的大板改成小板,或者邊角料等。出廠的貨品,除非有質量問題,廠家一般是不回收的。就算收回,也是簡單處理,再放入好貨里面一起賣給其他客戶。還有在加工過程中出現問題的,例如崩角、折邊的,一些不良廠家或者經銷商也會用各種渠道將其賣掉。”阿斌告訴新快報記者,這種木地板雖然便宜,但是即使一個很小的地方出問題,就得將整個屋的地板全部拆除或者換材料。
阿斌還特別提醒裝修時要多個心眼:“地板商會提供鋪設服務,而且費用相當低。不難理解,經銷商是把地板鋪設轉包給其他裝修隊。經銷商既賺賣地板的錢,又可以從裝修隊拿點回扣。試想一下,鋪設地板的工藝比鋪設瓷磚復雜,施工報價怎么可能比鋪瓷磚還要低呢?”
【特別提醒】
實木地板選購小技巧
阿斌說,選購木地板,除了從厚度、穩定性、色差、油漆等方面進行比較外,還應注意一些小技巧。
不是越寬越好
過長、過寬的木地板看上去顯得氣派,但由于木材隨著環境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會出現脹縮現象,木地板越長、越寬,其內外張力差及濕脹干縮的程度也越大,使用不久后很可能產生裂縫、翹曲等變形現象。厚度為兩厘米為宜,不宜開裂。
有色差屬正常
木地板國家標準對色差不作任何要求。實木地板是天然的木制品,而實木復合地板的面板也是天然木材。樹木由于種植地點不同、陽光照射不同、溫濕度不同,地板的色澤自然不會完全相同。此外,即使同一木材鋸剖下來的板材,紋理也不完全相同,中心木材的顏色相對較深,邊緣木材的顏色相對較淺,所以實木地板或實木復合地板都會存在色差和花紋不均勻的現象。
三是學會簡單辨別實木地板:有的地板商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在實木地板上刷上了色漆。因此,在選購實木地板之前,帶上美工刀、卡尺等,用刀片輕輕地刮一層,可以看出實木地板的真正顏色。
地板銷售貓膩多
阿斌從事過木地板銷售,現在也經常陪客戶選購木地板,“發現木地板銷售貓膩不少。貨不對板是比較常見的,一些商家為了利潤最大化,把色澤和紋理相似的便宜品種當成高價的品牌來賣。”所謂的廠家直銷幾乎是不存在的,經銷商都擁有自己的進貨渠道,再掛個牌子出賣。廠家也可樂享其成。
很多消費者選購木地板的時候,容易聽信銷售人員的鼓吹,“由于普通消費者對地板不了解,以為賣地板的人都是專家,其實不然,而且木地板銷售人員的流動性還是比較大的。”
現代人生活以環保、天然為主旨,木材是對人最具親和力的材質,它源于自然,純凈而安全,而以自然、溫馨、高雅見長的木地板,長期以來都是許多家庭裝修的首選。近年來,市場上木質地板的價格也是一路走高,然而青島市民發現,同樣都是實木地板,在不同的建材市場價格卻是千差萬別,以“圓盤豆”為例,有的地方賣200元一平方米,而有些店則在300元以上。“價格差異如此大,真不知道該如何分辨真假。”對此,一名做建材生意多年的人士表示,價格過于便宜的木地板都是假的,一些小工廠只要花10分鐘,就能將一塊普通木料化裝成品牌的實木地板。
市民反映剛安裝的地板變了形
近日,家住四方區的孔先生反映,他在建材市場買的地板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據孔先生介紹,他買了一批實木地板裝潢新房,由銷售方全面負責安裝,一個月后鋪設完畢交付。原本打算把新房當做婚房的孔先生發現,有幾塊木地板的表面起殼現象嚴重,部分地方還出現裂縫。高品質的實木地板為啥這么短時間就出現質量問題?孔先生想到買地板時,對方稱這種實木地板是進口的美國紅橡木地板,因為是特價產品,所以價格才會不到230元一平方米。“難怪售價這么低,會不會是山寨貨?”感到上當受騙的孔先生找到銷售商,要求對方出具木地板的進口證明。“進口單號在廠家那里,我們沒有。”對方一直以各種理由予以拒絕。孔先生無奈之下要求退換商品。幾番周折后,銷售方最終同意將出問題的地板退換。
市場調查“圓盤豆”只賣190元
昨天,專家來到長沙路的一家建材商店,發現店里地板種類很多,價格從一平方米二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在店里的顯眼位置,專家看到這里有“番龍眼”“龍鳳檀”“圓盤豆”等實木地板,“番龍眼”地板價格一平方米在280元,其余兩種價格均在300元上下。“這些實木地板也太貴了吧。”專家正欲轉身離開,店老板見狀連忙招呼記者:“便宜的也有。”隨后,店老板帶著記者來到一排特價區。專家看到,這里的地板價格便宜不少,其中“龍鳳檀”的實木地板居然只賣220元一平方米,特價的“圓盤豆”也只要190元。專家問為什么相差這么多,老板說,便宜的地板是因為木材質量較差,后經過了加工。他指著特價的“圓盤豆”地板說,這些都是經過特殊工藝加工的,雖然原材料差一點,但是質量不差,跟好的實木地板差不了多少。
買地板要看六個面
如何才能鑒別地板的好壞呢?陳經理表示,消費者在購買地板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六個面,這六面的紋理、顏色是否一致,一般造假不會把六個面都造好;消費者還可拿兩塊地板的樣板拼裝一下,看拼裝后是否整齊、嚴密;另外還可以試重量,基材決定著地板的穩定性,以及抗沖擊性等諸項指標,因此基材越好,密度越高,地板也就越重。
“一般實木地板的價格都在300元以上,實木復合地板的價格在170元左右,而強化復合地板的價格應在50元以上。”陳經理說。
10分鐘造出實木地板
店老板口中的“特殊工藝”究竟是怎么回事?專家咨詢了一名做地板生意多年的陳經理,他說,所謂“特殊工藝”有很多方法,190元一平方米的“圓盤豆”實木地板用的應該是最常見的“轉印”手法。陳經理稱,“轉印”就是先在普通木料板上覆蓋一層灰漿膩子,再利用電腦技術在木板上印上廠家想要的木板花紋,最后進行油漆,這樣一塊普通木料板能化妝成任何想要的實木地板,整個過程只要10分鐘左右。“‘轉印’手法很容易,成本也低,這種加工方式每平方米只要10元左右。”陳經理說,普通木料的價格很低,有些成本都不到80元,但是經過“轉印”加工之后,可以當高級實木地板,賣到一平方米300元以上的高價,外行的消費者憑肉眼很難識別。“這種化妝后的地板利潤空間巨大。”陳經理說。
廢料做出強化地板
“地板主要分為三個種類:實木地板、實木復合地板和強化復合地板。”陳經理說,這三種類型的地板都存在造假行為,實木地板的造假主要是在木種上,但是一般不會影響使用。而實木復合地板的造假主要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有些廠家為了節省成本,將原本用做實木復合地板的柳桉木換成了楊木,這樣成本就節省了三分之二,利潤巨大。另外,還有一些廠家拿強化面代替原本應該是實木的表面。“由于現在強化復合地板使用得最多,所以造假情況也是最普遍的。”陳經理說,現在市面上低于30元的強化復合地板都有問題,很多都是用回收的廢料做成的。“曾經就有工人在切割地板的時候,切出釘子來,這釘子就是那些廢料里的。”陳經理說,最不靠譜的是,還有廠家會拿稻草來做材料,那樣的木地板一遇水就散架了。他曾經到過專門加工劣質強化復合地板的工廠,里面的氣味熏得人直流眼淚。
銷售也能做手腳
陳經理表示,除了在產品上做手腳外,銷售環節也有各種陷阱,最常見的就是“偷梁換柱”。“消費者在店內看到的只是樣品,一些不良商家會在送貨到家時換成其他材質的地板。”陳經理說,如果在訂單或合同上沒有注明清楚樹種、等級、規格,消費者就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另外還有店家會濫竽充數,店內展示的是優等品,交貨時往往摻雜了一等品甚至合格品,然后以最高等級的價格來出售。由于每個等級之間價格相差20%,商家因此又額外賺了一筆差價。
“木地板種類繁多,這也給消費者在選購上帶來了難題。”陳經理說,有些消費者喜歡追求名貴樹種,只認樹種不認品牌,這樣就會有一些雜牌地板冒充高級貨,以此誤導消費者,達到“低質地板高價賣”的目的。“實木地板生產流程對技術要求相當高,即使同樣的樹種,同樣的坯料,不同規模的生產廠家來加工生產,其成品地板的品質也會相差很大。”陳經理說,實木地板的品質優劣最關鍵就是其抗變形能力,天然木材有濕脹干縮的特點,所以未經深加工的木材很容易變形,作坊式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在坯料干燥等關鍵環節不具備成熟的加工工藝、方法,因此生產出來的地板質量極不穩定,難以與大品牌相提并論。“正常來說,好的實木地板生產周期應該是一年,這樣才能保證品質。”
上一篇:
專家支招:裝修前的設計 最應該注意什么
免責聲明:好家網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網友投稿,為使訪客獲取更豐富的信息,本網站只負責收集整理并展示,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信息的真實性。
相關推薦